从小我就听到很多这样的声音,
“你要多为对方考虑”
“遇事多顾及一下他人的感受”
“别总是想着自己”
……
因此我就产生了一种“我不重要”的错觉,亦或者“别人更重要”的道德制约,然后一点点忽略弱化自己的感受。
不会的习题,一遍没听懂绝不会问老师第二遍,我怕老师说我笨。
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我看见自己不喜欢的菜违心的说都可以,我担心朋友觉得我吃饭挑剔。
日积月累下,我变成了那个做事小心翼翼,面对他人的诉求总会优先考虑别人,不会反驳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懦懦小女孩。
这种总是替他人考虑忽略自己感受的行为,最终让我养成了讨好型性格,也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直到在一本书中看到下面一段话,我才决定一点点改变自己遵从内心。
“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主动的人,喜欢就说喜欢,讨厌就说讨厌,不敷衍谁,不模糊态度,不沉溺在拧巴的小心思和扭捏的小情绪里,目标清晰地,诚诚恳恳地与命运对话。”
遇事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并不等同于自私自利,如果连自己都不懂得维护自己为自己发声,那别人又怎么会重视你尊重你。
只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别人才能感知到你的边界禁区,说话做事才会有所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