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这个题目时,我使劲打开我记忆的阀门,我头脑里都储存了小学时光哪些快乐的、悲伤的、痛苦的、失落的、恐惧的记忆呢?
我应该是1981年上的小学,在相册里,仅有两张小学的照片,一张是小学三年级个人照,一张是小学六年级的毕业照。
我们的小学校舍是长长的一排,每个年级都是独立的班级与教室,不像河西的西站小学那样,一年级与二年级混在一起,老师教完一年级再教二年级那种。
整齐的一大排校舍,白墙黑瓦。几百平方米的大操场,承载我们童年的快乐,那些没有什么运动会,就是做早操、跳绳、玩游戏、双杠、单杠。课间休息的时候,六个班级,大操场上人声鼎沸,到处是欢声笑语。
(一)重男轻女
我脑子中跳出来了的第一个词,就是:重男轻女,尤其是小学的女老师,好像都喜欢男生。作为学习不错的女生的我,每次数学考满分或班级第一名,常常听到数学女老师飘来一句话:上初中,数理化,女生学习这些科目就不如男生了。
那时的农村实行计划生育,提倡就生一个好。但第一胎生了女孩的家庭,都不甘心,想方设法地偷生第二胎,就是希望生一个男孩。
而从小耳边就听着因为我不是男孩,母亲就想把我送给别人家。我对女老师说:学习数理化,女生不如男生的话非常敏感。以至于三十多年的时光,当写这篇回忆文字时,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还是“重男轻女”。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是个女老师,她是代课老师,因为超生二胎,被取消了公办老师的资格。那时的我是班长,记忆中每次发数学卷子,对于考的不好的女生,她会批评,小伙伴们交流中,知道她对待超生的儿子与女儿是两种态度。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语文与数学老师都是女老师。语文老师自己生了两个男孩,老大跟她丈夫姓,老二随她姓。在学校里,同学们私下聊天都是语文老师更喜欢老二,因为老二跟她姓。
数学老师是个单身女青年,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代课老师。记忆中,她好像更喜欢一个数学超好的男生。
一次镇里数学比赛,两个名额。她选了三个人,两个男孩与我。在做鸡兔同笼的数学题,她讲的太快,我根本跟不上节奏。但那个数学超好的男生却听的懂。我记不得当时具体的话语,但我感受到老师想选两个男生参加比赛。但碍于喜欢我的班主任推荐,她提议星期日去校长家,给我们每个人一套卷子,以考试的结果来做选拔的标准。
那个周日,我没有去校长家参加考试,我自动放弃了。但我依旧清晰记得那日我的彷徨、沮丧,我不想面对真正被分数淘汰的自己,证明数学老师所说的:学奥数,女生脑子就不如男生脑子反应快。我也不想让她所说变成事实。我不去考试,自动放弃,她无从证实。我可以保留自己内心的期望:我是女生,我不比男生差的信念。
但那绝对是一个黑色的星期日。
比赛结果出来,那个数学超好的男生获得了二等奖,后来还去县城参加奥林匹克数学比赛。
从小学到高中,就是高一数学考到25分,我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学不好数学。在第二次高考中,我的数学考了复读班的第一名,一百五十分的试卷,我考了一百三十多分。
(二)“绰号”的风波
在小学的时候,同学之间有给彼此起“绰号”的习惯。具体为什么起绰号,我已经记不得缘由了。也许是农村小学的生活太单调了,我们通过给同学起绰号,获得点快乐。
我记得一个男生,他父亲是村里的兽医,就是给村里猪打针。
不知道什么原因,一次他与我发生争执,给我起来个绰号“小鸡”。因为我父亲每到春天就挑着扁担,在村里每家每户收鸡蛋、卖小鸡。村里的人都从我家买小鸡、小鸭、小鹅。
那个男生不爱学习,上学经常在路边玩耍,上学迟到,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好。应该是什么争执,让他给我起了个“小鸡”的绰号。
他喜欢叫给我起的绰号,无论我如何反对、警告他,都无济于事。后来我就告状到数学老师那里。数学老师因为他上课调皮批评他,还用教棍打他手心。给我出了一个注意,说他叫你“小鸡”,他父亲不是每天给猪打针,你就叫他“小猪”。
一个“小鸡”,一个“小猪”,绰号的风波在那样的时代就被扯平了。
(三)我是优秀的
当邻居的小伙伴七岁上幼儿园时,我还依赖在母亲的身边。当小伙伴拿出幼儿园发的书,看到上面花花绿绿的图片故事,我被吸引了。
从三年级开始,我的学习成绩开始变的耀眼。无论语文还是数学,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那时老师布置作业,一篇课文抄十遍,一道数学题写二十遍比比皆是,我从来没有不完成过。无论晚上在煤油灯下,写到多累多晚,我都百分之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尽管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么不合理。
四年级的时候,我遇到了语文老师,孙老师,一个在我童年的时光里温暖我的老师。
他是人大代表,每年去南京开会,会给我们讲南京的长江大桥、还给我们他看从南京带回来的雨花石。那时的我就想,哪一天我可以去南京看看长江大桥呢?一个大桥可以跨越长江,那将是多么震撼人心,多么壮观的画面!
孙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当着范文在作文课上朗读,还修改打磨我写的每一个句子,用形象的比喻、拟人、想象各种手法,让我的作文就像被打磨的珍珠一样,闪烁着光芒。我爱上了作文课,作文写的越来越长,那些美妙的词语像珍珠一样被我串联后,那样的绘声绘色,妙语连珠。
每次去镇上,我开始买作文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杂志,我幻想自己有一天,也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我甚至幻想过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儿童作家。
孙老师的表扬与肯定让我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我是优秀的,我是有可能像珍珠一样闪烁的。
三十多年的时光,我依旧还是喜欢阅读,书开拓了我的视野与眼界,让我知道了很多在小村庄外面的世界;我喜欢文字给我带来的遐想与思考。
无论是夜深人静还是独自一人的时候,一本书就可以抚慰我疲惫一天的心灵,一支笔就倾泻我内心所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