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拖延不陌生,好像拖延会以不同的方式在大家身上呈现。前天晚上想第二天早起,结果闹铃想了,心里想着:我还想再睡会,我现在好困,完全没有力气起来,还是明天早起吧!大家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吗?
这里我介绍一个帮助大家持续高效成长的成长社群-幸福进化俱乐部!这次所有内容都是来自幸福进化俱乐部真自由训练营。
而在参加这个俱乐部的活动,我才知道
自律,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
自律,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
自律,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
那我们来试试自律是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拖延症呢?
首先介绍训练营的六条元规范:
积极主动,刻意训练,作品声音,利他主义,同侪力量,本质导向。
在我的另一篇文章里有这六条元规范的思维导图。这也是真自由训练营营规。
http://www.jianshu.com/p/8d3d0a502343
那我们为什么会遇到问题选择拖延呢?
这里又要介绍三区理论:停滞区,成长区,开放区。
停滞区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舒适区,也是我们多数时间所处的状态。这是我们知道自己已经完全掌握的区域,也可以说是很基础的知识。
成长区也就是学习区。在逻辑思维中罗胖也有讲到现在我们需要是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并且坚持刻意学习。这一块区域是大家感觉最不舒服的区域,也是导致你烦躁,导致你拖延的区域,而也是我们成长的区域。
升级区,或者说是恐慌区。这是最高级的学习区域,我们感到恐慌的时候就是因为我们的能力不够,让我处于恐慌区,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区域退到学习区,把期望降一下从恐慌区到成长区。
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小我就会出来告诉我可以选择逃避问题,这样就会轻松很多,而往往我们都会选择轻松愉快的忽视问题的本质,但是问题始终在那儿。你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最终便会成为你成长道路上的羁绊。
信念成就未来
面对问题,我们一般会回避,搁置,或者说拖延。但正确面对问题的信念是什么呢?
在真自由训练营中,学习到:问题是成长的基石和契机!面对所有的问题,你应该感到兴奋和激动,因为那是你成长的机会!应该抓住每一次让你感到烦躁的问题,思考是问题的本质,然后用来提升自己!让今天的问题,掉过的坑成为明天的护城河!
自律第一步
首先我们重新回顾一下自律的定义,自律是解决问题的工具,那什么是自律呢?
但是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刻意训练,我们需要放慢速度,宁可慢不要快,扎实是最快的办法!
所以我们首先来实现第一步:推迟满足感!
我们是推迟谁的满足感呢?是小我的满足感,大象的满足感!有以下三个方式大象的满足感:
趋利避害
只顾当下
易被激发
我们是为了推迟现在的满足感,而成就未来的成就感!易仁永澄老师说了一个悖论很有意思:要想有成就感,必须要先有挫败感!!!
而推迟满足感就是在重排痛苦和快乐的顺序!想要成就未来成员的快乐,那就需要推迟现在的快乐。否则现在短暂的快乐换来的便是今后让你后悔的痛苦!
所以大家刚开始推迟满足感的时候肯定会痛苦,但是我们也给出了帮助你觉察自己的方法:短期自律提升表!
以下是参加真自由训练营小组讨论的内容(同侪力量,利他主义):
分析三区问题:
滞留区,成长区,升级去:我觉得现在在航空知识方面属于滞留区,因为在国外学习之后,觉得自己很懂飞机,但是回国之后发现还有很多知识不懂,但我默认选择了待在滞留区。现在我意识到我的问题,我会选择从滞留区进入成长区,首先要确定要达到什么目标,完成目标的时间期限,学习工具是什么,学习渠道,根据以后未来的发展来发现新知识,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切入。
经过小组讨论,意识到我最大的困哪是设置明确的目标,并且一定要定期回顾与行动对比,反思自己是否达到计划的目标,如果有,那是哪些方法好;如果没有,那么需要在哪些地方做的更好?
并且从这个问题延伸出:很多知识,或者学习的工具在阅读中都知道,但是确没有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这样就相当于没有读书。
分析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当阅读到有用的知识,想到正在读书,不想麻烦,不想停下来思考今后应该如何使用,而是想拖延到读完之后,休息一下,然后再来回顾。但结果往往都是读完之后,就把书扔掉。
所以:推迟满足感!推迟小我的满足感!不要想着现在小小的放松,导致以后的后悔!应该用现在挫败感来换取今后长远的满足感!
接着队长分享她自己的学习使用Excel的过程,与ABCDE五个阶段的关系。
果然在AB是最关键的阶段即:如何解决问题。
A阶段:当面对问题时,尝试解决,当时没有立即解决问题,便进入B阶段,自我探索,寻找如何解决问题;而另外一种人则发现问题,没有解决问题,则选择了放弃面对问题。我想大多数人是后者。没有坚持探索寻找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且队长提及了一本以前就想看的书,但是后面忘记去看的书-《象与骑象人》。
这不就是另外一个小我胜利的例子吗,当时在一本书里介绍到这本书,但是没有推迟满足感,所以导致看本书的事情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遇到问题,要推迟满足感,并且立即行动!立即行动!立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