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生活其实就是由很多不同的事件组成。
每件事上,如果我们能专注下当下的事情,去认真感受做这件事,对我们的专注力和做好事情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比如吃饭的时候,脑子里不应有一些思维上的活动,想着这想着那,或边看手机边吃东西等。这样的行为会让我们在吃的时候毫无感觉,吃了口腔里却什么感受也没有。
真正的吃饭,是在吃时,体会感觉每一口食物的味道,慢下来,在吃什么时会有什么样的口感。当你能用这样的心态去做吃饭这件事,那你的心虑就不会那么焦燥了。因为这是一个慢活,人一旦练就了一份不急于俗事的耐心,那么在很多事情上也能耐得住性子,做好它。
说到耐得住性子,我联想到那些大师们练书法艺术。以前人们用毛笔练字,后来有了钢笔,最后有了圆珠笔,现在是直接用电脑打字,到如今可以直接语音输入,打字都不用。
效率越来越高,但人也越来越不容易有耐性,有定力。
这也是一些有经济基础的人为什么喜欢练字的原因吧,写毛笔字需要很慢很稳,这需要一个人能定住,能不急,稳住状态。做好这样的事,也算是一种修身的活动。
耐得住性子和做好一件事息息相关。
而如何能耐得住性子呢?
就需要人在做事的时候,能全身投入到这件事情中,心无旁骛,毫无杂念。当运动的时候,就用身体的感官感受自己的身体部位的发力。当睡觉的时候,就去感受呼吸的节奏,毫无思绪。当看风景的时候,就好好地看那一片片叶子的形状,色泽。
这些活动,都是指腾空自己的大脑思维,专注于当下。这种能力需要锻炼才有。
把这些专注于当下的基本技能提升上来了,人的整个生活质量和效率就会提高很多。因为专注和用心,所以更有收获。
那么时间久了,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就不会再顾虑太多,想着杂念,想着收益与回报。
没错,你做了一件事必然是有所期待的。但在做那件事的时候,你却不能想着期待,一想就是杂念生起,而需要忘记期待和目标,只专注于做事上。这样便能把事情做好。
生活也是如此,不要想着自己要变得怎么怎么样,这样的杂念会让人难以专注于做好事。而唯有从当下的小事,一步步全心全意做好,专注在生活的事情上,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总结一下:
最开始会有一个目标,做的时候要无目标,最后就容易实现目标。
最开始有一个目标,做的时候也有目标,最后就容易达不成目标。有+有=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本来就有一个目标,还心心念着目标,目标就会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