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两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社会研究院近期针对打工人的通勤时间做了项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工作日平均通勤半径为15.64公里。其中,北京以工作日平均通勤半径16.79公里占据榜首
而我的工作地摩都上海,以16.39公里位居第二。有23.08%的职场人工作日通勤半径在25公里及以上,其中有7.69%的人工作日通勤半径在40公里及以上。
每天清晨,上海地铁站,随处可见被挤得如同沙丁鱼的上班族们,除了正常的上班时间,这些人将要耗费两三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在川流不息的地铁上。
曾经有篇网帖《不读书的中国人》爆出了另一则扎心的数据,作为发明了纸张和活字印刷的中国,人均读书为0.7本,而韩国人的人均数字是7本,日本是40本,俄罗斯是55本。
一方面社会的快节奏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上族疲于生计,除了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工作已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另一方面,各类社交娱乐软件,让一部分人将兴趣从书籍转移到手机上来。
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让那些没有时间却热衷阅读的上班族,在上下班途中高效地读完一本书?
所幸,这本《高分读书法》给了我们最理想的答案。书中用6大选书法则,57个读书要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提升思考力和读解力,让阅读者用最短的时间,存储到最多的记忆。
作者西岗一诚是一名东京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读高中时,他所在的学校没有学生能考中这样一所一流名校。就是在这样的学校,他的成绩还是垫底,以致于连续两次报告东京大学均以失败告终。第三年,西岗一诚总结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成绩大幅提升,最终成功地考入了心仪的学府。
从这个励志的故事看,与其说《高分读书法》是一本社科书,倒不如说它是一部学渣的逆袭指南。
西岗一诚用五个步骤让你的阅读记忆飞速提升,概括而言就是:假设法、采访法、整合法、检验法、议论法。
首先说假设法,西岗一诚认为90%的读者没有将书读透,是因为缺少阅读准备。如果一本书是一座神秘的森林,那么阅读前的准备就相当于照亮它的火把。拿到书后不要急于打开,而是通过书籍的名称、装帧、腰封所蕴含的信息,对全书的精华进行系统的概括。
假设你能读懂这本书,相应地你需要准备便签和笔,就在像森林探险一样,一边探索一边勾勒出阅读的轨迹、要点,并回顾那些值得回味的细节。当合上书本的那一刹那,以登顶者的视角感受你的阅读体验,这样肯定会加深你的记忆。
采访法要求读者拿到书后,成为它的记者而非作者,一边阅读一边提问,然后再将读到的信息转化为问题的答案,这样你的阅读才有价值。
西岗一诚认为每本书都有可疑之处,读者学会疑问的过程,就是学会独立思考的过程,当我们提出质疑后再对答案进行调查,最后的调查结果将会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与前两种方法截然不同,整合法讲究避繁就简,要求我们在读过一段内容后,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最准确的意思。
假如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条鱼,文章的开头、结尾、观点、就相当于这鱼头、鱼尾、鱼骨,而那些有趣的故事、案例都是美味的鱼肉,只是为了让读者享受阅读的美妙。作为吃货,当然可以将大块的鱼肉塞入腹中,但作为读者,一定要学会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检验阅读法建议读者同时阅读几本书,增强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使大脑接受更多的信息。虽然看上去有些困难,但实际对于大多数人,检验阅读法其实是最常规的方法。比如我们在读到生僻的词语时,会采用翻查词典的方法,这也算检验阅读的一种。
西岗一诚在这一节中,列举了许多数据和实验曲线,,证明检验阅读法最适合长期留住记忆。因为人的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两种,而决定将大脑输入的信息划分为短期和长期的器官,是大脑的海马体。检验阅读法能让重要信息反复在海马体中出现,最后迫使它将信息归在长期记忆的存储器中。
长时间的阅读,会让输入的信息退化以至遗失,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适时的输出,这就是西岗一诚提出的议论阅读法。
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将书本上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读死书,这就讲究我们要学会沟通,或演讲、或辩论、或与人交谈,当然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读这本书的感想。
当我们能够像写腰封上的推荐语一样,对读过的的书进行精准的概括,那说明我们的阅读已经产生完美的输出了,如此就已经掌握了该书的精髓。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上述是第一部分高分读书,第二部分是高分选书,受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了。
虽然《高分读书法》这书名显得有些功利,但作为在地铁公交上来回穿梭的上班族,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形成良好的思考力和理解力,让生活更有品质,让生命更有质量,这样的功利又有何妨?
毕竟,在这个飞速前行的世界,我们的身体已经被眼前的苟且束缚,能唯一让我们灵魂自由翱翔的,就剩下那些埋藏在文字间的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