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数学,我想给自己打开另一扇窗
其实挺神奇的,虽然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数数,算数等一系列数学内容,但要真说我从何时开始喜欢上数学,绝非六七岁的时候,而是八年级——而那时,物理才刚刚出现在我的视野范围内。当然,这件事情多半只巧合罢了,但我现在更愿意把这视作我与数学物理之间的一种缘分。
不过,在当时我并不喜欢物理。
还记得,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像模像样的物理实验,是声学实验。老师用不同的方式让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让我们尝试用语言描述耳朵听到的现象,并在课后把它用报告单的形式记录下来。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很严谨的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且我对每节实验课其实都充满兴趣,但在当时我非常讨厌其中的一个步骤,是的 ,就是写报告单。
讨厌一个东西也需要一个理由,讨厌当时的报告单也不例外——我的理由就是,他太繁琐了,而且在重复性的做着同一件事情,整个过程除了格式上的创新,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新奇的点。我想经历过的人对此也不陌生,就比方说,在声色这一章,也就是我刚刚所提到的,我们需要依次去记录十几种物体是如何发出声音的,以及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当时的我对此真的很反感。
那么肯定会有人问到,“尽管初中的物理一开始也许像你所说的那样繁琐,但后面有电学又有力学,显然他并不是如此繁琐,且没有思考的。”
事实的确如此,不过在我身上却出了一些小插曲。这部分内容我并没有跟着学校一起去学,而是在家中自己完成的。当时正是我对数学兴致勃勃的时候,大抵也就忽略了我在物理上的兴趣点。
所以 ,对物理而言也算是一种造化弄人吧,如此的,使得我与他擦肩而过了整整两年。
而这次,当我再一次与物理相遇时,我突然发现他的模样好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曾经我对物理的另一个印象:零碎。也就是每一章内容之间好像都不曾有什么联系,与其说他们是一个自然的整体,不如说更像是人们在大自然中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现象,并把它人为的整合到了一起,起了泛指的名字叫做物理。又有光学,又有声学,又力学又有电学,他们之间好像都不曾有什么联系,岂不就是零碎的吗?
不过,基于现在我对物理重新的认识,开始思索为什么初中物理会带给我如此想法?而对此我有一个初步的思考:首先,在一开始我其实是从一个类比于数学的角度去言说物理的。但问题就在于数学比起其他的自然科学,它都是一个更为抽象化的存在,这也就使得它的发展在初期是高度统一的,只有到了后期才会逐渐的分化出不同的细节分支。而对于物理,从现象出发本身就是他的一个学科特质,那么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物理的根系要比数学更多,是一种从纷乱错杂的现象中寻找统一的过程。
所以,如果说数学在一开始是由人创造出来的,那么物理就是由老天去创造,人去发现的。当然此处的创造一词与我们平常说的创造有所不同,仅想表达从直观上给人的一种无中生有的感受。就好比人们创造了罗马数字,创造了十进制等等。
当然,物理,数学其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尽管在底层逻辑上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人类思考的产物,都以人类的理性为基础,也都是离不开人类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