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了《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作者:[美]亚当·格兰特)第四章,以下是摘录。
如果我们将一个人作为他自己来对待,
会让他变得比现在更差;如果我们将他作为
他可能成为的人来对待,会让他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
——约翰·沃夫冈·冯·歌德,德国作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艺术家
心理学家安杰拉·达克沃思(Angela Duckworth)将对于长远的目标富有热情、坚持不懈的品质称为毅力。她的研究表明,除了智力和能力因素,有毅力的人——凭借着他们的兴趣、专注和动力——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持久性非常重要。”心理学家汤姆·柯迪慈(Tom Kolditz)说道。
他们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这最终会带来回报。迫使他们以生命中从未有过的程度努力奋斗,从长远来看,这会给他们带来好处。
培养毅力的关键之处在于,让眼前的任务变得更有趣,更能激发人的动力。
斯肯德“会尽可能地帮助他遇到的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人)。他牺牲了上百小时的个人时间来对学生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并尽可能多地教导他们。他努力让每个他遇到的人都感觉自己很特别”。
因为付出者能够从周围所有人身上看到潜力,所以会花大量的时间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实现潜力。这些投资并不总能获得回报;一些候选人确实缺乏天赋,另一些则不能保持他们的热情,或是维持足够的毅力。
英曼情不自禁地告诉汤普森说:“无论水平如何,用心教导是你能做的回报最丰厚的事情之一。我就是喜欢看到那些首次取得突破的学生脸上的表情。仅仅是看着学习过程开花结果就令我兴奋不已。”
一些研究显示,人们在选择为了别人而非为自己做事时,实际上会做出更准确、更有创意的决策。当人们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下做决策时,他们更容易受到自我威胁的影响,经常会苦苦地寻找一个在所有方面都最为理想的选项。当人们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时,就像付出者自然而然所做的那样,他们不太会担心自我以及琐碎的细节,他们会总揽全局,将那些对于别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放在首位。
在逐步升级的情境中,获取者经常难以面对当初的决定已经变糟的现实。获取者倾向于“忽略那些与他们的自我印象不一致的社会信息和表现反馈”,梅格里诺和科斯嘉德写道,而付出者则“更善于接受社会信息,并以此为基础采取行动,而不会仔细考虑个人的后果”。付出者更关注他们的决策带来的人际之间和组织层面的后果,愿意接受自己的自尊和声望在短期内受到打击,以便做出从长期来看更有益的决策。
英曼的经历,结合研究证据,揭示出付出者不仅善于识别和培养天才,还善于在事情不遂人意时,放下包袱,继续前行,这令人不可思议。
“如果你选择培养伟大的天才,你就需要秉持利他主义,为他人着想,”乔治·安德斯写道,“虽然在某段时间内,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行事的人能够挣更多的钱,赢得更多的认可,至少暂时如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便截然相反。”
尚峰今日读书心得:比把某件事做好(结果)更重要的是坚持做某件事的毅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