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父母》读后感

初捧起《高稳定父母》这本书,封面上 “温和助推,让孩子自主写作业” 的副标题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身为家长,谁不曾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漫漫长路上 “披荆斩棘”,被孩子的磨蹭、不专注弄得焦头烂额呢?

书中指出,家长在辅导作业时常犯的错误 —— 催促、讲道理、发脾气,简直是直击我的 “痛点”。就拿我家孩子来说,每次看到他写作业时一会儿摆弄文具,一会儿发呆,我就忍不住开启 “唠叨模式”,不停地催促他抓紧时间,结果孩子不但没加快速度,反而一脸厌烦,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也被弄得紧张兮兮。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这些做法不但起不到积极作用,还会让孩子对写作业产生抵触情绪,破坏他们的自主性和内驱力。

书中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孩子的耐心,不是被 “催” 出来的,而是被 “看见” 养出来的。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平时的行为。以前,我总是只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结果,却忽略了他在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比如有一次,孩子花了很长时间才做出一道数学难题,我却因为他花费时间太久而没有给予应有的鼓励,只是着急地让他赶紧完成下一道题。现在想想,我这样的做法多么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啊!从那以后,我开始学着用 “进步显微镜” 去观察孩子,记录他写作业时的微小亮点,比如今天比昨天专注了五分钟,或者主动检查出了一个错误。当我把这些进步反馈给孩子时,我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写作业也更有动力了。

书中提到的 “焦虑滤镜” 也让我深感认同。我们总是被 “孩子不够好” 的担忧笼罩,自动过滤掉他们的进步,只盯着 “没做好的 10%”。就像孩子写作文,明明语句通顺,还运用了一些好词好句,可我却总是纠结于他写错的几个字和标点符号。这种过度的焦虑不仅让我自己疲惫不堪,也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现在,我努力放下 “焦虑滤镜”,以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发现孩子反而变得更加轻松自在,学习效果也更好了。

《高稳定父母》这本书让我明白,育儿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修行的过程。只有我们先稳住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不再把写作业当成一场和孩子的 “战斗”,而是把它看作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我要做的就是在旁边给予支持和引导。现在,我和孩子之间因为写作业引发的冲突越来越少,我们的关系也更加亲密和谐了。如果你也在为辅导孩子写作业而烦恼,不妨读一读这本书,相信你也会收获满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