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三模块学习内容是围绕如何聚焦学生的思考进行授课。通过模块三的学习,我又增长了许多知识:
1、“思考金三角”可以提升学生思考力。
“思考金三角”是一个正三角形,不偏向任何一个顶点,学生则位于三角形的中心。在老师的教学设计下,学生会主动思考,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始,接着通过科技“让思考被看见”,然后在这些被看见的思考的基础上“扩展、转化、再应用”。
2、看见我与你的不一样
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后,让学生聚在一起创造“不同”、发现“差异”,让思维的碰撞与有意义的对话在课堂上不断地产生。把学科教学融入信息技术,能把学生的思考、学习成果迅速转化为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能让每名学生都清晰地看见“我与你的不一样”;能让学生在差异与比较中,主动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收获更多的成长。
3、“发现原因”比“知道结果”更重要
在课堂教学决策里,发现“错误的原因”远比知道“对错的结果”更重要。我们只有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促进真实学习的发生。
4、积极推动思考,提升学科能力
课前我们要应用信息技术去引导学生联结生活,启发学生思考,用有效对话,让学生打破固有的认知平衡,让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持续投入到学习的思考中。通过小组合作,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的最后,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反思与改进,让学生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学习,让课堂精彩纷呈,闪现无数教学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