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期末考试,家长会后,作为一枚教书匠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我们孩子这分怎么能够提高点呢?
我想跟您说几句大实在话。
1.您真的不知道老师的心情。
每次考试之后的质量分析会,每个人都会拿着一沓数据分析。举个例子来说吧。本区有十一所学校,小编在C校从教,只有A和B两所学校往年排名比C靠前。怎么计算C校综合以及单科成绩有没有处于“应有站位”呢?
A校有八个教学班,B校有六个教学班,C校有四个教学班。那么小编所在的C校四个班级无论是总成绩还是单学科成绩,必须都考到15-18名才算“合理站位”,考到15名以前是“超水平发挥”,但是考到18名以后就是没有合格了。哪一个老师的哪一个班级是否“合格”在分析表格上一目了然。
此外,分析各个分数段学生的得失分原因,分析每一种题型的难度以及得分率等等,确定今后的训练重点在哪里。这样的计划甚至会精确针对到每一个分数段的学生,甚至是每一个学生。
在这种压力之下,考试前年轻一点的老师彻夜做与考试有关的梦,焦虑的情绪比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学生分数高一点,哪个老师不想自己的班级提高成绩?
2.您一定要明确您自己对孩子未来的期望。
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同样,分数只是反映一阶段学习情况的参照之一,提高分数也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
天天说,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意思是希望孩子在学中提高个人学习的能力,培养自我提高的意识。教师的“教”应该是在学生终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之下的。就是说,有一天孩子成年,离开了学校,依然拥有自觉学习新知的能力,不断自我提高,更新理念的意识;而不是,离开了老师的管理就扔下书本,再也不想念书了!
我们都知道,随着学段的上升,难度会加深,每天应用到学习上的时间也会随之延长。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每天回家作业时间很少就可以到达学习目标,到了九年级中考前课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恨不能用来念书,这是规律是正常的。
但是倘若在很小的时候,就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逼着孩子念书,换取一个“最好”的成绩,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那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不可能实现?小小年纪就天天十二点睡,只会抄和背,不会自己动脑子思考,就好像老教师打得比方说,“早早把孩子的‘油儿’都榨尽了”,到了后面需要深度思考的时候,没有科学的方法,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更没有学习的兴趣,哪里还能有上升的空间?
孩子的学习过程是逐步挖掘和发挥自身潜力的过程,就好像是跑马拉松,除非是整体团队的战术安排,没有一个运动员会在前半程就用尽全力。都要留存一定的实力,才能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得到最好的成绩。
那么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也一样,义务教育阶段知识难度有限,学生全部能达到合格,是知识的普及。但是高中和大学,是选拔性的学习,个人的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学习的结果。
如果,孩子没有在前面的学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是单纯地强调靠死记硬背与不科学的强化训练的方式提高眼前一次考试的成绩,那后半程的“路”你让孩子拿什么发力去跑?
结论是,您和孩子在一个学习阶段后,依据成绩发现问题,和老师来沟通,如何确定下一阶段的目标,采取何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对孩子的将来最有利的做法。
3.我想跟您聊聊,从孩子身上和考试卷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孩子这阅读分怎么这么低,你看怎么给他补补?”类似的话作为语文教师的小编天天听到。
的确,一些题目的回答是有思路和方法的,我可以一次次地训练学生如何去抓住给分要点答题,但是我没有办法代替学生的眼睛读文章,不可能替代学生的头脑思考。
一到两篇文章,两千多字的课外阅读,很多孩子看到就皱眉头,想到就头疼,根本不能踏踏实实地阅读,那又如何说下一步“理解”呢?
孩子们在课余休息都喜欢动漫网络小说这类阅读,在心理上的阅读满足来自于“检索”与“沉浸”:在网页丰富的内容和繁杂的图片中“寻觅”喜欢和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内容;在媒体超凡功能的多重链接下,自主选择阅读路径,不由自主“沉浸”其中。
而传统的纸介质的阅读,单一的阅读路径,理解与掌握都需要思考领悟的过程,和刚才说过的网络阅读相比,孩子的思维要求更主动和活跃。平时,这样的“深度”阅读数量的不足,兴趣的缺失,当然使得孩子在考试时做阅读题有一种“有心无力”甚至“无心也无力”的失败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彻底改变这个失败的状况并不是凭老师一人之力能够解决的。一般来说,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期”在幼儿2-3岁和少年12-15岁,两个时期。很多家长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在前一个阶段把孩子交给了动画片;在后一个阶段,一边骂着孩子整天只知道玩,一边自己抱着手机看朋友圈。那么培养读经典的习惯单单交给语文老师完成是不是有点苛刻?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殊特点。来源于生活本身、体现生活实践的题目越来越多,这些题目的解答,不止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看出学生的性格特点与文化修养。
比如,某个区初中某个年级的期末考试有这样一道题大意如下:小明(怎么又是他)去同学家和同学一起做老师布置的手抄报。同学的父亲突然回家,看见他们在一起,误会他们又在玩,就批评了他们几句。小明说了几句话,同学的父亲听了非但没有责备他们,还很高兴。把小明的话补充完整。
这个题目很简单。简明扼要说明情况,又不失礼貌,就达到要求。
第一,与人说话要有称谓,和长辈说话更该如此,“叔叔”之类的称谓必不可少,而且一定要用“您”来称呼。这个基本要求竟然有一半学生做不到。
第二,说明真实情况,在做简报,这是作业的内容,对学习语文有促进作用。因为是对长辈说明,一定注意语气要婉转,比如“叔叔,您误会我们了,……”。但答题时,竟然有一些孩子用了质问同学家长的语气,“你怎么能……”,这样的做法如果确实来自生活,我们的孩子缺少的就不止是答题的训练了,还有“人生”的训练。
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学习的是语言文字,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必须要对语言有严谨慎重的态度和热爱之心,没有这些如何学得好自己的母语与文化?不再更多地啰嗦思想教育层面的事情,只是想很诚恳地告诉各位家长:一些属于知识层面,老师会不遗余力地教授给孩子;另一些思想与习惯,是一个细水长流的慢工细活,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
所以无论有没有考试,您和孩子来和我交流,我都会诚心诚意地告诉您我所发现的问题,细细讲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和您一起探讨孩子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和训练重点,毕竟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请不要硬生生的问我,你看,我们孩子的分数怎么能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