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菲菲。思绪随之飞到了十几年前。女孩还小,排行老二,由于又是个女孩,在家里的待遇可想而知,加之父母的争吵,女孩的内心渴求一片宁静的港湾。
当时的老人还不算老,精神抖擞,整日呆在农民重于生命的大地里,除草、灌溉、施肥……
女孩喜欢跟老人想处,抽空就会溜出家门,走五、六里地来到老人家。离的老远,大喊“姥姥”,此刻女孩的内心是放飞的、轻松的,离开了吵闹的、压抑的环境。随着一声回应“诶”,女孩欢呼雀跃的跑到老人身边,体会着这来之不易的温暖。一进老人的房间,就闻到浓浓的水果熟的味道,90年代的农村,水果还是奢侈品,能吃上的人家并不是很多。老人从装着衣服的柜子里拿出苹果、梨,咦!为什么老人吃的是变了颜色的水果,自己吃的确是正常颜色的水果呢?女孩内心充满疑虑,后来老人解释说她就喜欢吃变了颜色的水果。夏天农村的夜很热,老人拿出凉席铺在院子里,女孩坐在老人的腿上数着星星,唠着家常,吃着当时两毛一根的雪糕,心里的那个美啊!无言以表。日子一天天的过,女孩在上小学的时候默默的对自己说,每周都要去老人家看一看。上了初中、高中、大学,女孩还是尽可能的去老人家,她想着等她独立的时候带着老人一起过,不再让老人受委屈。让老人可以敞开的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过自己喜欢的日子。
时间偷走了什么,什么时候您的头发已变得雪白,背也开始坨下来,依稀记得女孩去西瓜园偷西瓜,再偷偷从舅舅家拿回来让您吃的情景;依稀记得女孩的父亲不想让女孩上学,女孩哭的撕心裂肺,您当时豪言壮志的说“没事,妞儿,姥姥在,咱不怕”;依稀记得女孩大学毕业去看您,您在舅舅家的情景,离开时您看着女孩的申请;依稀记得您临终前几天,已经好几天都不在睁眼,女孩喊您,您混沌的眼神看着女孩的情景。在女孩出嫁的那晚,老人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间,女孩知道了,人的一世的短暂,再想见老人家,只能在梦里了。
女孩现在已步入中年,小时候的好多事情都忘了,好像是一下子长大的,独独对于老人家的种种历历在目,女孩的内心在撕扯,亲爱的姥姥,您在那边过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