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起听《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书中有句话让我深以为然,“陪孩子做作业时,自己拿一本书,告诉孩子:“你写这两行字时,我想把这页书看完,你别写太快哦,不要我刚看了半页你就写完了”,让孩子想超过你,一定会“小宇宙爆发”偷偷快写。
而不是盯着孩子写作业,这里不对,孩子,这儿写错了。
想到写作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边写边改,写一句改一句,写一段改一段,这样写的话,写一部分就会没有兴趣写下去了。
正确的写作流程是,先把脑海中想表达的内容都写完,然后再统一进行修改。怪不得《小王子》中说,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只是很多忘了。
孩子做作业也是一样道理——先让孩子专心地把作业做完,再检查修改。
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当孩子发现自己做完作业后的效果还不错的时候,就会更有成就感。
从更深一点的角度来看,《认真驱动》的副标题就是“做成一件对他人有用的事”,指出了做事情的通用逻辑——当我们成功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明白很多做事的道理,往往就能够更容易做好更多事;反之,如果连一件事都做不好,很多事就无法做好,更怕做事,最后一事无成。
真的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很多问题都被前人写进了书里”。
只是,自己能不能看到这些书里的智慧,或者说,看到了有没有兴趣去读、去实践,让别人说的,变成自己的认知。
这就是要求孩子多读书的原因——多读书就像是把作者和作者描述的人物请进会议室,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这些书中的人物就会给出建议,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有更多的选项,从而作出更有利的判断。
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的读书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要让孩子明白读书是有实际作用。有人说“读书都是无用的,有用的读书查文献”。
才希望孩子多读书。
今天思考一点点,我对自己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