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贵州
  • 寻根,找到做事的力量之源

    昨天有朋友分享《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他想到有人跟他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爬山,在山中...

  • 为何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种期待 昨晚上孩子做作业,就想读点书,读什么呢?《红楼梦》吧!翻了一下没兴趣,我的兴趣去哪里了,当初兴致勃勃要读《红楼梦》跟朋...

  • 心死与道生

    今天早起,看到有朋友在群里给我留言,希望一起读朋友组建的道德经共读,把他拉入群后,想让他对群主有所了解,就去找合并转发的聊天记录,看到了朋友的聊...

    1.1 27 0 1
  • 懂你比爱你更重要

    跟朋友们读易经,学习屯卦的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水雷屯(上坎下震) 而且提出一个...

  • 为什么转发文章给侄儿?

    昨天,转了一篇粥左罗公众号的文章给侄儿,说到农民思维和商人思维,商人思维,是一种对资源的精准把控,是道德经中的“有之以为利”。 而农民思维是强调...

  • 有必要对孩子的人生规划吗?

    今天读到一本书说到“规划”,讲到不规划就是不限制孩子吗?其实是不明确的目标反而让孩子不知道怎么做。 自以为的不规划,就是不限制孩子的发展,其实是...

  • 书能读完吗?

    今天早上读《书读完了》,开篇就说历史学家陈寅格说,早年去拜访一位学者,说他能读外国书真好,这位学者把国内的书读完了。 把书读完了,可能吗?对古人...

    2.9 42 0 3
  • 为什么要将思考记录下来

    为什么要将思考记录下来?书写自己的故事,因为故事比道理更有生命力,更能触动人心。 千百年来,根本的道理早已被先贤说出,唯有通过真实的叙事与个人的...

  • 共生与寄生——读《深度关系》有感

    在《深度关系》“圣母与巨婴”一节中,作者以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演变为例,深入探讨了共生与寄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互动模式。 孩子最初在母亲体内时,更像是...

个人介绍
学习把“父亲”当作动词,记录与孩子相处的点滴,养育孩子更是自己的觉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