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及了定位的一个关键在于“寻找空位”。但是每一品类都有那么多的产品,公司怎样才能用广告将其打入人们的心智?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找到空位?没有找到又该如何创建空位呢?《定位》书中给出的答案是:由于空位太少,公司必须通过给已经占据人们心智的竞争对手重新定位来创建空位。换言之,要想使一个新的产品进入人们的心智,你必须先把人们心智里原有的相关概念或产品排挤掉。一旦旧理念被推翻,推广新理念往往就变得简单至极。
对倍速而言,或者说对助力自行车而言,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准确度竞争对手,这个对手有可能就是电动车。对于10~15公里甚至更长的出行距离而言,电动车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心智,如果我们想让用户接受助力自行车这样的产品,势必需要对电动车重新定位而创建属于助力自行车的空位。目前看来,似乎把电动车推入机动车范畴,而助力自行车仍然是纯粹的非机动车可能是一种创建空位的方式。
对于重新定位,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比广告,或者更直白的说法:撕逼。撕逼是需要技术的,一个好的撕逼,会极大突出对手的弱点,并强化自己的优势。如果与电动车撕,他们的劣势有哪些呢?车身重,惯性大,刹车难;几乎无法骑行;电池容量大,重量也大;减震差,通过性差......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用现在的话说,都是用户痛点。针对这些问题,市面也有一些产品再逐步优化,如:锂电车、微电动车。前者的外形越来越近似于自行车,可以踩踏,虽然也不好骑,但比之传统的电动车好了很多。微电动车则走上了另一条路,完全放弃了踩踏的功能,只留下了两个放脚的踏板,从而把车也能做得较为小巧与轻便。但无论是锂电车也好,还是微电动车也好,都没有办法解决能耗的问题。而要解决能耗问题,就还是得靠助力自行车。如果能够把这种比较进行合理的利用,也许就真的能够找到打入用户心智的突破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