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从未见过自闭症儿童,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种病症,在农村更是少见。
第一次碰到自闭症儿童,是老公表哥的儿子。
第一次和他家人吃饭,一大家族凑了一桌,那个表哥刚好坐我旁边,他的儿子坐他旁边,挨着的是表嫂。
第一次见到那个孩子,长得很漂亮,圆头大眼睛,皮肤白皙,就是典型的聪明相。
就是孩子的行为有些奇怪,六七岁的年纪,自顾自的看自己手机,妈妈菜来了就张一张嘴边,时不时嘴边里蹦一些奇怪的话语。
“子轩喜欢这个……爸爸……爸爸…”
仿佛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不连贯。整个人都钻到手机里了。
后来才知道这个孩子是自闭症儿童,但是大家都说是父母太纵容,电子产品接触得过多,整个人被电子产品绑架了,不愿回到现实生活。
这些年,因为这个自闭症的孩子,妈妈没法上班,父母花光所有钱财,带他去上各种治疗课程,辅助的是各种早教,私教,心里医生以及音乐课。
这些课程一节往往都是好几百,常年累月就是一笔巨大的开资,本来中产阶级的家庭,被负债累累,孩子依旧没有任何起色。
因为跟不上课程,这孩子比正常入学的孩子大两岁,表嫂就一直陪读状态,整个小学都是坐在他旁边一起上课,学校有意见,说影响其他孩子,只有乡下的小学才同意,目前一直坚持到了六年级。
孩子依旧没有变化,反而越大,行为感觉越奇怪,十几岁的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说话也是语无伦次。
很多人都劝他们再生一个,表嫂不同意:万一再生一个自闭儿怎么办?确实是再也没有精力和财力了。
听说吃素能积累业报,表嫂坚持吃了两年素,到现在骨瘦如柴,孩子依旧没有什么改变。
另一个自闭症儿童是天天来我店里收废品的大叔。
大叔安徽人,年轻时候出过车祸,一只脚跛了。
大叔人很好,一来二去,就听说了他家情况。
大叔的孙子也是一个自闭症儿童,大叔说他两岁还不会说话,也不理人,别人怎么叫他都没有回应。
儿媳妇受不了,出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儿子在老家工作,大叔和大婶带着孩子,一边收废品,一边给孩子治疗。
也是昂贵的感统课,一节课600多,一周两节,长年累月,也是没有大起色。
到现在5岁了,依旧还是不理人,不怎么说话。
两个都是生活中近例,也是目前生活中越来越常见的孩子病例了。
可能是太常见了,所以韩国拍了一部自闭症体裁的电视剧《奇怪的律师禹英雨》。
主人公也是个自闭症患者,5岁都未开口开口说过话,以至于爸爸再跟人吵架时听到她背法律条例激动得忘记吵架了,喜极而泣地抱着孩子就往家里跑。
都说自闭症儿童都是有特异功能的,英雨就是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因为这个能力,让她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律师,用自己能力为特殊人群开辟了职场新天地。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他的爸爸,他爸爸本就一位优秀律师高材生,为了她放弃了所有,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可想而知。
剧中最让人感动是英雨接到一位同是自闭症患者案例,这个自闭症大个儿,因为救哥哥被误认为害哥哥,最后被英雨发现并扭转了局面。
患者母亲一段话特别让人沉思:大部分自闭症患者都和金廷勋一样,虽然希望他们越来越好,但这需要的时间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