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已经成为常见的一种行为,生活中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拖延症,只是拖延的程度各有不同,那导致我们拖延的核心因素主要是什么?经过亲身经历以及身边朋友的分享,我发现,拖延无外乎以下两种情况导致,一种是要做的事情太简单,重复且无脑觉得没挑战从而懒得做,一种是事情太难繁琐,难到耗费大量脑细胞,繁琐到无法下手没有头绪,从而害怕开始;所以解决拖延的核心原则就是简单的事情变得有挑战有趣,困难的事情能分步拆解各个击破,从一件件,一环环开始,逐步高效不痛苦的解决才是硬道理。那解决拖延的方法有哪些呢?经过总结和实践,我罗列以下有效的几点:
方法一:学会拆解任务
针对难到让我们害怕开始的事情,首先要调整心态,其次将事情拆解分成为若干可控的小项,然后对每个小项设置一个dateline,完成每个小项后给自己一个奖励,激励自己继续下一个小项,这样困难的事情一旦开始之后,过程中随着每一个小项的解决,得到的奖励以及处理的进度条逐步向前时,成就感提升,而畏惧感下降,事情也就不会再进一步拖延。 举例:老板要我做一个关于近期用户活跃数据分析,这个问题很庞杂,但可以拆解,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需解决的问题1、2、3......;支撑这些问题解决的数据维度1、2、3.......。
方法二:番茄工作法
针对简单的事情,难事拆解开的子项目非常适用,番茄工作法具体操作为,每次开始一项工作时,设置一个25分钟的闹钟,闹钟一响休息5分钟,当然专注时长可以是30分钟,可以是45分钟,具体的时长根据自己的注意力、耐力为准去进行调控,休息时间也如此,但休息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以上,否则注意力很难拉回来,25分钟高度专注,休息5分钟为最佳方式,在番茄专注时间内,因为有一个目标和一个时限,效率会大幅提高,休息时才不会带有负罪感,更好的让精神和身体得到休息,下一part的效率也会更高。
方法三:兴奋感的奖励
很多时候我们打游戏、看电视不会拖延,是因为看电视和打游戏都会给我们精神上的满足,给我们带来享受和正向的反馈刺激,让我们觉得兴奋,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兴奋感的奖励”来反馈给我们的心理,去驱动我们完成一项事情,如每次完成一项简单但量大的工作给自己一个奖励,难的事情拆解的子项目,每完成一个子项目都给自己一个奖励,一个能让你产生兴奋感的奖励(包包、奶茶、火锅.....),这样能给大脑正向的反馈激励,助于提高积极性,要注意必须是集中精力专注解决完一件事后才给奖励。
方法四:监督打卡组
一个人可以走很长,一群人可以走很远,组队学习工作,你们共同建立一个相互监督的群,设定一个共同的时间学习或者是工作,这样到了固定的时间,你如果没有参加或者是没有交出成果,那种抠“出三室一厅的尴尬”情况,会驱使你不想动也得动,这个是最有效且最快的方式,学伴之间你总不会想着成为这个团体内最差的吧?自尊心的驱使会更快让你戒掉拖延。
方法五:停顿5秒及72小时法则
一件事需要5分钟解决,那就停顿5秒钟就立即去解决;一件事要做,但难做的,72小时内必须付诸行动拆解出子项目,否则一旦拖延72小时以上,大概率这个事情你就不会再做了或者再开始就难上加难;5秒法则,比如早上起床容易拖延,那就闹钟响的时候闭上眼睛,心里默念5个数,然后立即睁开眼睛坐起来,这样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起得来,停顿五秒或者数5个数是为了有效的隔绝之后的行动与之前环境的联系,从而刺激我们更加积极的行动。
方法六:极简主义
这个方式之前我看北大的魏坤琳教授也建议过,很多时候我们注意力不集中无法高效的解决事情最终导致了拖延,其实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我们受到的干扰因素太多,我们可以试着将桌子上会干扰我们的东西给收起来,只留下必要的电脑、书、笔记本、笔,一些会影响我们专注的如手机、零食等都放到视线以外的地方,这样就容易排除干扰,更加高效专注的解决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导致的拖延。
以上就是目前我尝试过,相对有效的解决拖延症的方式,其实很多时候有些重度拖延,是因为具象的目标,没有明确的dateline,所以导致口号喊得响,但是行动迟迟未见,就像减肥如果没有设置多久之内减下多少斤的目标,最终有喊减肥的口号,但没有减肥的行动,结果就是上称之后胖三斤;其实周围很多人不管是事业有成的,还是随波躺平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都有拖延症,解决的关键就是在自己的心里一定要对一个真正在乎,关心的事进行排序,选取几件真正关心的事,去改变自己的拖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