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一次不知从何时开始,变成一个流行词语,微信从群开始,各路牛人以群为单位,用语音+PPT的形式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职业,一时间,各种文案、营销、写作、绘画、PPT的群此起彼伏,全国上下,互联网上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以互联网为媒介,很多价值观借以传播开来,社群最初是粉丝群的形式,大家因为某个精神偶像,或者学习榜样聚集在QQ群、微信群、微博群,每日保持固定频率的话题交流,日积月累逐渐壮大。
我加入的第一个社群应该是Scalers的QQ群——“口译100小时训练计划”,最初的30多天里的确每日都认真抄写公告上的短文,晚上在宿舍多次练习,然后用录音功能上传到群里,大家互相点评发音,后来有事中断后再没有练过,QQ群的消息每天都在闪,1年多过去了,这个活动到现在都在坚持。我不知道是否有人真的通过这种训练方法变成了口译大神,但很肯定的是,如果真的每天都照做,1年成不了大神,至少口语方面的考试是没有问题了。
16年因为参加付费写作课程,46个陌生人一起上课,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实际上坚持每天参加的人可能一半都不到。日积月累,每天把自己写的东西分享到微信群时,看到其他人的作业,都是熟悉的ID,遇到有兴趣的会点进去看内容,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样,大家每天在一起打卡,无形中是鼓励和激励的作用,3个月下来,那些熟悉的名字不再是网络上一个陌生的ID,也许我们彼此不熟悉,但是在这个虚拟空间中,我们是同学,我们不需要像熟人一样了解对方的经济能力、工作、家庭等背景,省去了寒暄的步骤,直接跳到重点——写作交流。在彼此的作业下留言便是一种鼓励,对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是一次相互学习。多个21天打卡训练,我从最开始的流水日记账到被老师Rita鼓励、被朋友说比以前流水日记多了点逻辑,这些进步和社群的力量密不可分。我自身仍然有很多惰性,最后的结业课,只有每周准时完成周作业的人才能领到结业证书,只有13个人拿到了,其中没有我。我有2次左右迟交作业,还有一次没交,没有准时提交作业便没有结业证书和入营的保证金,金钱的损失让我懊恼,但这是对我拖延症的教训。
还有王潇的趁早,因为一个人连接到许多有趣的人。从最初的痴迷大姐,到现在热情退却逐渐理性,我依然热爱趁早及其产品,但不再逢人就说,不再向认识的人介绍推广趁早的产品和理念。趁早于我,变得私人化,她是每日计划的完成与打卡,就像和尚每日必须念经敲钟一样,成为了每天的生活习惯,美曰“生活的仪式感”,旨在给平凡的生活带来一丝乐趣。我不再热衷于微信群里热火朝天的打卡消息提醒,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自我满足。APP是和自己相处的社群,像刘瑜说的“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做好每天的安排,跟随着这股隐形的社群力量,让我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