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5 华杉
王阳明不是苏格拉底,他的问答不是在逻辑辩论上不断缩小包围圈,把对方归拢到唯一答案上。儒家不是哲学,是行动,要心存敬意,深信不疑,切实笃行,勿忘勿助,自己去体会。如果站在外面评判,摆出一副“我对你的说法有疑问,看你怎么说服我”的架势,不学也罢,浪费时间。
【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然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见。但吾子为近闻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你来信说:“先生说讲的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先后,这就是《中庸》所讲‘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功夫,相互存养,互相发明,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但是做学问,下工夫,不能没有先后差别,比如知道那是食物,才去吃它;知道那是汤,才去喝它;知道那是衣服,才去穿它;知道那是路,才去走它;不存在没有见到事物而先有行为的。这中间也是一瞬间的差别,并不是截然二分,不是今天知了,明天再去行。”
既然说那是相互存养,互相发明,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那么知行并进的道理已经无复可疑了,又说出一段“下工夫不能没有先后差别”,这不是已经自相矛盾了吗?你举那个知道是食物,然后才去吃它的例子,尤其明白易见,只是你被其他学说遮蔽,自己不觉察而已。人必然有想吃东西的心,然后去认识食物。这想吃东西的心便是意念,意念便是行动的开端。至于食物是否美味,那要吃了才知道,岂有食物没有入口就先知道食物美味与否的道理?人必然要有想要前行的心,才会去找路,想要前行的心就是意念,就是行动的开端。至于道路好不好走,要走了才晓得,岂有没有走过,就知道路好不好走的?知道是汤才喝,知道是衣服才穿,也是如此类推,一个道理,没什么可怀疑的。如果按你说的那样,这就是没看见事物而先想去行动了。你又说:“这中间也是一瞬间的差别,并不是截然二分,不是今天知了,明天再去行。”这是你省察还没有精准到位,不过就你自己说的这些话来看,知行并进的是断然无疑的。
为什么要质疑讨论知行合一?因为你对知行合一没有知行合一,只是晓得有个知行合一的说法,自己没有体会过知行合一的能量。如果纠缠文句,王阳明的解答,也可以催生出新的问题:意念是行动的开端?意念是行动吗?王阳明不是苏格拉底,他的问答不是在逻辑辩论上不断缩小包围圈,把对方归拢到唯一答案上。辩论也不能用通信的形式,辩论是通过当面提问对话,让对方自己回答,让他后面的话给前面的话编织成死结和罗网,自投罗网,投进自己的罗网。如果你要用你的话来说服他,那是双方争胜,他永远也不服,永远能找到你的话头。儒家不是哲学,是行动,要心存敬意,深信不疑,切实笃行,勿忘勿助,自己去体会。如果站在外面评判,摆出一副“我对你的说法有疑问,看你怎么说服我”的架势,不学也罢,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