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建筑工人的故事,一个记者在工地上采访三个同时在砌砖的工人,第一个工人说我是在砌墙,他后来一直在做建筑工人,帮别人砌墙。第二个工人说我在修房子,他后来成为了一名设计师。第三个工人回答我在修建家园,他后来成为了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前面两位工人都在为他打工。
做着同样一件事情,三个人的眼光不同,理解不同,最后造成了他们的阶级地位、身份的不同。
两个人从同一个栅栏往外看去,一个人看到的是泥土,另一个人看到的却是繁星。
我们一个单位做同样事情的同事,有人称他为干活,有人称他为是一份职业,还有人称他为是自己的一份事业。
我每天上班做事、下班休息,工作日复一日,为了养家糊口,确保生活上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每天就按部就班地上班,没有激情要投入这份工作,甚至草草了事,糊弄上司,只等工作完盼着什么时候发工资,发多少。
有同事会把这一份工作看做是一份职业,他会去精心地钻研学习相应的技能知识,作为职业他就会是向上发展的。
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哪怕是做清洁的,他也会去钻研,我下雨天怎么扫,刮风天怎么扫,怎么样才扫得干净等等,里面都有很多门道,也是一门学问。抱着这种职业化的心态去做事儿,价值感和地位感也会随之体现出来。
还有同事在做着这份工作时不谈薪水,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心中的信念和理想,一旦他拥有了热爱事业的心,这份职业就成了他的事业。他会认为事业的成功比物质的报酬和享受更重要。
遗憾的是,在现在这么浮躁,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拥有如此事业心的人已经很少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以革命为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已不复存在,那时候所有的工作都是革命事业。
事业意味着奉献,当我们在做这份事业时,就不会考虑要索取什么,而更多的是想我会为社会创造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称我的工作为“干活”,大学毕业以后在一个单位待了十多年。
父母那一代固有的观念“铁饭碗”,让我在一个单位不得动弹。中学时父母只要求考出好分数,没有任何兴趣,没有目标,也看不到自己的优势,直到填写高考志愿,父母说填什么志愿就填什么,以至大学几年的学习和工作时都没有任何激情,死水一潭。
其实内心一直有蠢蠢欲动的小心机,拥有一颗不安分的心,由于自己没有更多的技能,无法跨出这一步。
现在的中学生就要做好生涯教育,引导他们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优势、兴趣爱好,冲向自己喜欢的职业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