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小小的期待是等一本新书 一一《小先生》,路途遥远,它终于抵达,白绿相间清雅的封面让人莫名喜欢。
书被种草,得益于周乐秾老师的分享,无论是读书日的交流,还是电视台直播“程子读书”的侃谈,《小先生》就这样一遍遍地承载着关于阅读的发现和乐趣。
它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初读它们,就能轻松愉悦地完成。因为它没有宏大的叙述,哗众取宠的惊艳。只有一个个故事般生动的人和事。而且,多是有趣的事。
读了才发现,好的散文是如何诠释着真善美,在千余字的篇幅里。于细微的精彩处定格,戛然而止,却又余味悠长。
正如鲁迅文学奖的颁奖辞: 庞余亮的《小先生》接续现代以来贤善与性灵的文脉,是一座爱与美的纸上课堂和操场。
“ 贤善”是这本书的主基调, “ 性灵 ” 是作者不俗的文笔。
特别喜欢《我的蔚蓝时光 》 这篇:
“ 这蓝的呈现只是一瞬间。只有在此时,我才觉得我也微蓝起来,像一朵蓝色的昙花一样绽放。瞬开瞬息,瞬生瞬死。”
“我觉得这是寂静的乡村生活给我的最高奖赏。夕光慢慢地消失了,暮色之鸟的大翅一下把我覆盖……”
我想,《小先生》是庞余亮在曾经的寂莫时光里,用心捡拾的美好回忆。它们像一个个微电影,留下青草般的故事。
“ 像是我抠完了青春痘后的面颊,寂寞中有一种别样的疼。” 对,从18岁陪伴一帮乡村的孩子们开始,15年的青春岁月,小先生的孤独失落总是短暂,更多的是爱护观照所带来的快乐。
它无意中成就了作者的青春回忆,何偿不是所有成年人的集体回忆。因为童年的快乐拥有,成长故事,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弥足珍贵的东西。
而如今,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包围中,在这个碎片化、快餐化、快节奏、滋生浮躁的时代,花15年时间,去打磨《小先生》,以及书中大量关于乡村孩子们的童趣经历反而变得稀缺。
每读《小先生》,常有份享受漫过心头
一一 2023-5-12
风铃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