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赵露思是在看《且试天下》时,古灵精怪、元气满满的小姑娘,后来又看了《星汉灿烂》,连看了两遍。有个性、有脾气,有伤痛,却逆风翻盘,拥有美貌也不缺有趣的灵魂。
因着这份喜欢,最近看到她患病的新闻,就多关注了些,一开始说她失语症。又是一种我从来没听过的疾病名称。看着她走路困难,连吃饭都像小孩子一样用勺子,真是很让人心疼。
有文章分析她罹患失语症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节食,长期不摄入身体足够的营养,身高160+。体重却只有70多斤;
二是无缝进组,工作强度太大,2024几乎连轴转,全年无休,身体机能跟不上,精神压力又大;
三是巨大的精神压力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失语症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疾病,情绪压力和感染是失语症诱发的主要因素。
元旦期间,赵露思在微博公布了她的病情。
在文中说到,2019年的时候出现了抑郁情绪,周围的人都说“你别小题大做”“想开点就好了”,她也觉得自己太矫情太敏感,没有重视自己心理问题。
2021年感觉身上像有虫子在爬针扎的感觉又伴随过敏,去医院开药打针后症状没有缓解,然后找了心理医生开始治疗缓解情绪紧张。
2023年肺炎肺气肿玫瑰糠疹荨麻疹盗汗惊醒神经性耳聋,亲人去世和患癌的各种消息,在短时间内接踵发生,但是事件大过感受,导致自己继续忽视。
2024年才开始出现频繁干呕、眩晕、关节疼、颈椎疼等等明显躯体化症状和过敏的加重,当时以为是吃了过敏靶向药正常副作用导致的。
.......
一切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积聚了很久,一点一点,身体实在受不了才爆发。一开始是抑郁情绪,被忽视,看着那么乐观的小姑娘怎么会是抑郁症呢,可是微笑抑郁的人谁又看得出来。
后来身体再次以感觉针扎过敏的方式提醒,她也仅仅是找了心理医生缓解紧张情绪,依然没有停下来休息,2023年身体反应就更严重了,可是家里接连出事,根本顾不上,直到进一步严重,直到连路也走不了,连话也说不出。
单纯的看,露思太不关注自己的身体了,可是放在演员的角色,被资本裹挟,放在她面临的各种问题前,谁又保证绝对比她做得好,所以不能也不要再有受害者有害的言辞去说她,只当是身体以这种方式提醒她该歇歇了,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和情绪。
没有一种疾病叫身心疾病,而是心理影响身体出现某种疾病
现在医院很多都开设了身心科,如果找不着病因,也会考虑心理原因,但是没有一种疾病叫身心疾病。
来自不同文化传统的研究都表明: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我们如何面对自身的体验,语言文字使我们记录生活最常用的工具,但若是无法表达,有没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生活经验会以身体疾病的方式表现出来。
没有任何一种重大疾病是完全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也鲜有疾病完全不受心理因素影响,身心之间存在潜在但也紧密的联系。
医学上对每种疾病都有明确定义,有病因和治疗方法,但很多疾病也无法解释,就如露思身体的各种不适,就算是感冒这样简单的日常病毒中,心理压力也会引起一定的影响。
人的这一生中,我们会碰到很多事情,压力的、伤心的、痛苦的,但不是这些事情让我们生病,而是我们伤心痛苦的方式让我们生病。
我专门查了有关情绪影响身体的书发现。
生气易伤肝
肝脏是保护人体的主要器官,但谁都有生气的时候,生气是“必要”的情绪,每种情绪都有正面的意义,生气为了证明你是对的,才会有心烦气躁的情绪。
只是生气通常多以“不正确的生气”方式被呈现出来,而会引发问题的就是这种“不正确的生气”,它会造成体内“燃烧”不完全的状态。生气是一种继发性的情绪,背后往往隐藏着寂寞、悲伤、想求助、想被了解、渴望被爱的需求,生气只是为了用来掩饰这些需求的“盖子”。
俗话说:生气时会“气血往头上冲”,实际上此时血液真的会往上流动,导致没有足够的血液流到肝脏里。既然生气时血液都往头上冲了,如果再用“头脑”来找生气的原因,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所以一般劝生气的人都是要冷静、冷静、再冷静,等冷静下来再处理问题,再寻找生气的原因。没人劝的时候,如果生气那不如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闷头睡一觉再说。如此一来,就有心力思考要对谁生气,为什么生气。
生气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但“对”不代表能得到幸福。对身体来说,与其养成只懂得主张“对”的习惯,不如养成懂得选择“幸福”的习惯,才有益于健康。
多思易伤脾胃
担心、在意、烦恼、犹豫、信以为真、想太多。。。,一般将这些情绪统称为“思”,“思”就是“因已发生的事而陷入思考旋涡,迟迟无法跳脱的状态”。
这个人怎么这么做,那个人怎么这么说的,我锁上大门了吗,我关掉煤气了吗。。。思路不断反复围绕在这些事情上,就是因为“思”。多思则气结,想太多会让情绪抑郁、提不起劲,一旦这种情形恶化,就会伤到脾脏和胃等消化系统器官。
一旦陷入某个思考旋涡时,要自己“不去想那些事”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通常越是不去想,反而越容易想。这种时候,一定要设法切换思考路线,也就是刻意改变脑里的回路。例如:听音乐,这个回路与担心的回路刚好相反;闻香气等,就是做个别的事切换一下,别想了。
脑回路其实拥有无尽的通路,要有勇气跳脱平时常用的回路,改绕到别的回路去,才能有效阻止“担心、不安的增幅回路”。如果发现自己被“思”绑住,一定要多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及时做出改变。
悲伤易伤肺
悲伤的悲字,具有“心非在此”的意思。失去所爱的人、珍爱的宠物、物品时,都会像是没有了心一般难过,这种被失去、被夺走、被撕裂的感觉,是非常痛苦的事。也难怪在这种时候人会心理失常。陷入悲伤的时候,只能花时间慢慢回到原本的正常心理。
但有些人无法办到,只能将悲伤情绪压抑到内心深处,这样的人会在身体上呈现各种症状。
从传统医学的观点来看,“悲伤”是一种很危险的情绪,会造成“气虚”,让人失去活下去的气力,而只要这种情形严重,养分就无法被充分送到所有的器官中去,当然缺乏维持身体所需的能量,一旦这种情形持续下去,肺和呼吸系统等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要转变这种情况,一定要先停下脚步,好好地彻底流一次眼泪。笑可以让具有免疫力的NK细胞活跃,悲伤则会降低NK细胞的活力。但只要NK细胞的活动力彻底降到最低,就会在反方向上开始提升活力,所以才说应该让自己彻底感受一下悲伤的情绪。
细胞治疗中也有专门的打NK细胞,提升免疫力,不过价格较高,我们普通人一般不会考虑。
或是反复做班德勒提出的“超越悲痛的练习”。
1.回忆起你对一个已过世的人的所有记忆。
2.回忆起关于这个人的那些美好回忆,并联结它们。感觉好像一切都发生在现在一样。
3.回忆这些悲伤的记忆时,让你自己抽离。看着自己身处这些图像之中,就像看着自己在一个小小的黑白电视机里。
4.利用你的时间线,想象一条线向你的背后延伸,代表你已经遗忘了的过去和某些时间段。想象自己把所有关于此人的这些悲痛的记忆都放在这段时间线上。
5.想象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在你面前,你全然地活在喜悦当中。
忧郁易伤心
当我们感到有些犹豫、无精打采时,我们对开心或喜悦的敏锐度会大大降低,这种时候我们会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该为什么感到喜悦和开心。
开心来自内心的想法,不被表现在外的想法,比如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受到他人正面评价时的充实感、与他人互通心意时的安心感。。。。。。
情绪不断地被隐藏起来,养成了这种心理习惯,最后真的会越来越不明白什么才能让“自己开心”。对开心和幸福的敏锐度一旦变得迟钝,会影响到心脏,一旦身体承受不了就会出现不好的结果。
心脏不只是循环系统里的重要器官,也是最容易对快乐情绪产生反应的器官,血液因故停滞不前而囤积在一处成为“淤血”,所谓“气郁血瘀”,此时身体某处也会同时囤积一股停滞不前的“气”,换句话说,“郁”就是对身体发起的罢工行为。
要调整忧郁的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动身体。
恐惧易伤肾
传统医学认为恐惧对肾脏有害。肾脏具有过滤血液和制造尿液的功能,肾脏会将血液里多余的杂质区分开来,以净化血液。但血液对身体来说,完全是“自己的分身”,要将这种“另一个我”过滤后排除出去,当然会感到恐惧。
所以肾脏总是会谨慎地思考,真得要舍弃这个东西吗?有没有可能之后还会用到?是不是先保留下来比较好?简单来说,肾脏在日常生活里,不断要面对这种“恐惧”。恐惧是生命陷入危机时发出的一种警告,恐惧也是保护自己拥有的不被他人抢走时的心理。
做事拼命的人总觉得“这个也得做、那个也得做”,行程总是排得满满的,但是这种拼劲如果是源于恐惧,就很容易累积压力,到头来搞不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觉得开心的事”。
来自恐惧的拼劲会呈现在身体上,如腰部沉重、经期不顺等,甚至会变得容易感冒,也容易引发鼻炎或喉咙发炎等症状。
要调整恐惧的情绪,诀窍就是简单又清楚地说出“我要。。。”,将自己特别化,只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其余的事就交给他人去负责。
整理好身边的事物,舍弃不必要的文件与书籍,所以别再继续留着“总有一天用到”,却始终没派上用场的东西。要调整名为恐惧的情绪,最有效且具体的方法就是把家里整理干净,并大胆丢弃不必要的东西。
我们该如何面对情绪
如果赵露思知道情绪会这么严重的影响身体,我想她应该会早一些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可谁又能早知道呢。
如果早知道难道就不会碰到不平的、伤心的事情吗?人生即便再顺遂,也会有伤心难过的时候,也会有委屈气愤的时候,重要的不是我们遇到什么事,而是我们遇到事该怎么做。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七情六欲,生气、多思、忧郁、悲伤、恐惧,是我们再正常不过的情绪,不是因为这些情绪,而是过度沉湎、频繁的、长时间的陷入这些情绪而不自知才有可能引起各种疾病。
都说知道到做到隔着遥远的距离,首先从学会“翻篇”开始。有件事情让人实在气愤,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呢?过一会或者第二天,这件事“翻篇”了,它不再影响你的情绪。
如果这件让你气愤的事是刺向你的一把刀,那我们不能“翻篇”,反复想起这件事,时不时把刺在自己身上的这把刀拔出来看看,它怎么这么锋利,它当时怎么刺的,然后再插回去。
我们反复拔出来看对我们情绪的伤害,远比当初刺向我们的时候的伤害要严重的多。想象我们这么多年来身上插有多少这样的刀,不“翻篇”能行吗?
其次,学会觉察,觉察我们有了什么样的情绪,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有哪些改变和成长,也许会很慢,哪怕一点点改变都要坚持。自己养的宠物死了,多年来的陪伴像是家人一样,很是悲痛,我听过不少宠物死后痛苦了很多天的事例,觉察自己悲伤的情绪是不是太久了,已经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和身体。
如果是亲人的失去,那是更令人悲伤啊,如果自己感受悲伤的哀悼期是一年,即便是缩短几个月都是好的。很多事情只能我们自己去承受,但无论怎样令人绝望、悲痛的事情发生了,请觉察是不是陷入其中太久了,久到已经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再者,我想这是心理导师存在的意义吧。大部分在学习改变的时候是因为太痛了,谁痛谁改变。虽然现在舆论引导还是人们越来越看重个人感受,确实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相关的书和课程也是非常多的,甚至有媒体说是进入了一个“疗愈经济”的时代。
之所以重视,我认为从另一方面看是因为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成长”挂在了人们的嘴上,写在领导的讲话稿里,人们从各种各样的信息渠道获得了很多相关的知识,自以为已经改变了,成长了,不能说没有作用,只是慢一些,遇到事的时候可能就会打回原形。这就是知道做不到吧。
心理成长是很缓慢的,学习-认可-接受-觉察-改变,反反复复,以年为单位的龟速。所以每个人真的都需要学习,不能等到遇到事了再去学习,那来不及或者会更痛苦需要更久的时间。
什么时候都不晚,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