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陪护的第一天,护士走进病房就被我贴在床头的五六张便利贴惊到了。
从上午开始第一件事、到三餐药物、到注意事项,都写在了便利贴上。
整整一周,我并未因这些琐事给姑姐打过一个电话,顺利完成了这阶段陪护。
他们夸我细心又耐心,其实不然,我只是把工作中的一些习惯带到了生活里。而这些习惯能够有效提高重复性工作的效率,解放自己的大脑和精力。
一、提前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
在医院陪护重症病人,其实是一件重复枯燥的活,但重复意味着有迹可循。
去医院的前两天我便留言给姑姐,问清了婆婆每天吃的药物有哪些、每天陪护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医院里的生活用品有哪些。
掌握了这些信息可提前做好准备与预案,避免临时过来手忙脚乱交清不清。
这是做交付工作留下来的习惯,交付之前当他人给的信息不清晰时,需要反复追问——人、时、事、物、理。
二、将重复性事务信息外包给其他“大脑”
便利贴就是我的“临时外脑”之一。
工作、生活上的琐事越来越多,光是记住这些琐事就会占据我们一部分的大脑内存,而挤占了做重要决策的大脑精力。
就像婆婆每天需要吃的药一样,用纸笔代替大脑记下照着执行,大脑不用费力气记住,省下来的时间精力可以用来考虑如何更好陪护病人。
工作中我也常常使用便利贴,将领导临时交办的事项、临时出现需要处理的事务、一些琐碎却又不是特别重要的工作写上贴在电脑边上,处理完重要事项后再处理便利贴事项,下班前一一检验核对,虽然是非常老套的用法,却非常实用顺手。
手机中也有备忘录,工作中我仍旧偏爱便利贴,毕竟手机软件里其他APP对我的诱惑还是挺大的,总是不经意间分散了我的注意力。
三、总结标准化流程
在与姑姐交接陪护事项、记录时间有注意事项时,就开始有意识地总结规律,除医护工作安排无法由我决定之外的事,所有琐事都做了一遍统筹。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可以叠加时间与效率。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测血糖量体温、用热水温热营养液再浸泡中药材,然后导尿翻身擦洗,这些都做完了,营养液恰恰温好,完成鼻饲喂食再喂药后中药材也泡好了。
每天多少次翻身多少次导尿多少次喂食,药物间隔时间、血糖测量间隔时间,什么时候护士来护理什么时候康复师来复健......形成自己的标准化流程后便不再手忙脚乱,还能最大程度的见针插缝睡上一小会儿。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周的陪护中虽然每天晚上都只睡了三四个小时,但还不算透支精力。
待家人再来交接时,我又把这一套流程按时间线给他捋了一遍。
离开医院的第二天就快速地投入了工作。
有效率,是因为想偷懒。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