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面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应用非暴力沟通,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举个我与儿子谈话的例子:儿子,你看到了桌子旁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你的鞋子了吗?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你能不能将你的脏袜子放进洗手间的盆子里,把鞋子放进鞋柜。我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融入到与儿子的谈话中。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在世界各地,非暴力沟通被风来协调各个层面的争论和冲突。
是什么蒙蔽了爱?
有些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他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成为“异化的沟通方式”。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这样,不论是语言、精神或身体的暴力,还是家庭、部落以及国家的暴力。冷战期间,我们看到了这种思维的危险性,美国领导人把前苏联看作是致力于摧毁美国生活方式的“邪恶帝国”;前苏联领导人将美国人看作是试图征服他们的“帝国主义压迫者”,双方都没有承认内心的恐惧。
语言与暴力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些词语涉及道德评判,这些词语使用频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频繁。在一些社会中,人们习惯于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并认为坏人应该受到惩罚。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我们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喜悦。让我们摒弃蒙蔽爱的做法,让爱融入我们的生活,让世界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