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深了一夜,数不清这已经是我连续多少天12点没有睡意了。偶然翻到了被我搁置已久的简书,不禁有许多想说的东西。
前些天从老家开车回唐山,晚上跟快五年没见的发小见了一面。与在老家与各个亲戚间的拘束不同,老朋友见面聊天感觉十分亲切且放松自在。坐下来,在过年来来往往人群的喧嚣中,我们安静地聊了聊最近的我们,却发觉各自都经历了很多事情,让我们变得忧虑、不安、现实。
一天深夜,在我又一次尝试让自己早一点入眠的时候,发小发来消息,说自己苦恼,睡不着。
“我迷茫,我觉得现在没有自我,好苦恼。”
“每天我都因为别人的事影响自己。”
这是他半夜睡不着时给出的自我鉴定。
“去听会儿轻快舒缓的歌吧,设置音量40%,60分钟后自动关闭。”我说。
我并没有怎么劝他,因为我自己陷入了深思,我曾自己亲身真真切切地体会过,我觉得这样的情绪会自己随时间消逝掉,也因为我可以感觉到一个人的担忧,可以理解到一个人的苦闷,这大概是我单身后这半年多时间里,成长中所自然获取的一点点能力。在经历了失眠、苦闷、寡言、愁虑、自卑,甚至于自闭和抑郁这些在我现在看来略带愚蠢的状态后,在众多人劝说的无用功下,最后我还是在该要决断的时候选择了自己,在可以重来的时候选择了告别。我觉得我亲手把自己拉出了自己的沼泽,以至于能够平稳下自己的呼吸,接着走往后的路。
但我发现我错了,错得十分荒谬。
很多人都开始和我说我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变得颓丧了,变得面容严肃不爱笑,反应延迟慢半拍。我慢慢回过神来,这些我根本没有意识到的状态都在提醒我我并没有从感情的失败中全身而退,而在假装释怀给自己以慰藉。我还是在多多少少处在失眠,寡言,抑郁这些状态中,我慢慢回过神来,原来我还在这片沼泽中,陷入半身,不敢动弹,也动弹不得。
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但终归当局者才是脱离迷局的人。这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期间会有很多人来建议指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还是要取决自己的决定与行动。而我已经决定向前走,一定要向前走,这样对谁都好。美好的未来要争,真挚的感情随缘。也许多年后的我在完全不同的环境忙着自己的事业,或许在某个小地方安安静静做个普通的小市民,又或许还是发现自己兜兜转转回到了原地,我都希望自己不要后悔自己做过的这些非常重要的决定,也希望到时候的自己是个崭新的,更成熟的自己。
在回校的慢悠悠的列车上,我又看了一遍《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次和几年前看不同,这次看懂的不仅是故事,还有更多的自己。自己的自负,自己的颓丧,自己的稚嫩。书中说人的改变往往在一夜之间,而我的这个夜晚还没有结束。像书里和电影里说的那样,我们泪流满面,步步回头,还是要继续往前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沼泽,你不用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