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
采铜
264个笔记
序 用精进的方式写《精进》
>> 我发现,某种程度上,是我脑中纷纷攘攘的知识限制了我的思考,限制了我的观察,正像海贤向我指出的那样。若是回到一种“无知”的状态,直接面对现实的种种,是不是才是“智慧”的真正开始呢?而我惶恐的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我儿子那喜爱发现的头脑会不会重蹈我们成年人的覆辙,最终变成一个概念和观念的容器呢?
>> 心理学首先是一种精神,其次是一种方法,最后才是各种具体的知识。我们不能倒过来,只了解了各种书本上的知识,却忽略了努力理解人的这样一种精神。
>> 正如我们观察一个人,他喜欢做什么,喜欢说什么话,背后总有原因,于是我们可以调动同理心,去体察他内心的感受,尝试去理解他,这便是心理学的框架起到的作用。
观看寻常之物
>> 观看寻常之物
>> 小玩意,别有意义
>> 我们头脑中的想法是稍纵即逝的,短时记忆只能维持几分钟,其中只有极小部分转化成长时记忆。纵然是长时记忆,也会随着漫长的时间而消退或失真。因而,刻印在脑中挥之不去的东西太少太少了,再浓的爱与恨都会随着时间变淡,这不正跟铅笔留下的痕迹相仿吗?
>> 铅笔与人有一种天然的亲和性。低年级的小学生读书写字都是用铅笔,用铅笔写错了也不要紧,擦掉重写就好,所以不必因为写错字而胆战心惊。而我们成年人学东西都紧张兮兮的,远没有这么放松。
>> 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是找到新的风景,而是寻得新的眼睛
>> 一回熟,二回生
>> 若把熟悉等同于了解,我们便失去了真正了解一件东西的机会
四种观法,可“盘”万物
>> 四种观法,可“盘”万物
>> 材质:朴散为器,大制不割
>> 正如一枚硬币总有正反两面。由此可推知,若要构造一件平衡之物,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把两种以上具有互补性的异质元素组合在一起。
>> 八角哲学”的体系,指的是一道法式餐品所内含的八个元素:纯粹、盐、工艺、南法(即法国南部风情)、质地、独特、记忆、风土。
>> 而脍炙人口的作品,往往是“复合型”,表面上你以为写的是“这个”,往深了看却发现写的是“那个”,“这个”和“那个”相互缠绕,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作品。
>> 思考一件事物的材质,是了解它的起点。
>> 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里,“点”是没有任何面积的,“线”是没有任何宽度的,“面”是没有任何厚度的。在现实中,我们找不到一个没有面积的点,一条没有宽度的线,一幅没有厚度的面。
>> 我们可以先整体再局部,先抽象再具象,先看它像哪一个几何体或者几何体的组合,把握主干信息,再往细处去看,梳理出一根根枝节,这种循序渐进、由粗到精的步调,在大多数领域是普遍适用的。
>> 这种方法用到商业中,可以推导出一个有意思的技巧:用别致的几何造型获得重要的第一印象。
>> 中华铅笔六个侧面,虽三面留白,但仍旧传达了该传达的信息,起到了该起到的功用,若铺满了反倒就不好了,这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品质:克制。
>> 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遇到了太多不懂得克制之妙的人、事、物——
>> 从一个小小的包装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并不逊色于我们从书本上收获的。我们可以把一个精心设计的包装当成一本书来读,那么当我们走进一家大超市时,就像走进了一座图书馆。能不能吸收到知识,能不能获得启发,全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意识,会不会选择合适的视角了。
>> 工艺:察微知著,方知别有洞天
>> 所以,任何一个领域研究到比较深的程度以后,你会发现原本很多想当然的看法会被颠覆。那些表面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是错的。
>> 先是细致的观察,然后找到某一个关键性的线索,再反向推导出隐含的原理、结构和过程。
>> 实际上我们是从四个方面对铅笔这个日常不起眼的小物件进行了彻头彻尾的重新解读。这四个方面是:
材质
造型
装饰
工艺
以完整眼光,致知阅世
>> 以完整眼光,致知阅世
>> 。发现始于观察。观察带来问题,问题又会引起我们的沉思。
>> 穿越概念的“丛林”
比如铅笔是一个八面体,它有六个侧面和两个端面,如果不观察它的每一个面,就不可能完整地认识它
>> 有些“面”是有形的,有些“面”是无形的,有些“面”浮于浅表,有些“面”隐于深谷。
>> 每次作一意求之”
>> 一个高手的明显特征是观察和思考的有序性,而普通人则往往会一股脑儿地把不同的东西杂乱无章地搅和在一起。
>> 所以基本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并行、复合的过程,加以重构,变成一个串行、逐次的过程。
>> 信息应多方合拢,人事须考虑周全
>> 我们日常所见到的任何东西,随意选取一样,只要深挖下去,都会发现是深不见底的。即便深挖这些东西对我们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但是作为一种思维练习也是极好的。
>> 如果说全面“读物”的主要障碍是“概念先行”,那么“读人”的主要障碍就是“刻板印象”。
>> 人的天性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切。
>> 在生活中,“自我中心”的心态就像一个哈哈镜,扭曲了我们对这个世界和周围他人的认识。
>> 。满足人们的需求,超越人们的期望,这是一切产品或者服务成功的秘诀。
>> 心智练习
学会求解思维谜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头脑里会自动形成某个理解问题的角度。如果这个角度正好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那当然很好;但是如果解决不了,那就说明需要换个角度来寻求突破了。但现实往往是,原来的角度会成为思维定式,把我们的思路给禁锢住了,成为解决问题的障碍。所以一个解决难题的高手,往往能够灵活地变换看待问题的视角,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多视角看问题的能力,才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 可见,变换了视角以后,问题化繁为简,就被迎刃而解。照着这个思路,我们再看一题——
>> 请大家时刻记住,人的思维是非常容易固化的,用一种固定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求解问题的根本原因。当你被一个问题困住的时候,一定要想想还有什么角度是你还没有想到的,还没有尝试的,然后可能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与其说它们是数学题,不如说它们是“观察题”,考察的就是你能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能不能摆脱固定的视角和思维的局限。通过这类数字谜题,我们能训练自己多视角观察的能力。
商业世界中的隐藏知识
>> 商业世界中的隐藏知识
>> “尝”得到却看不到的知识
>> 凡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都不是隐藏知识;
凡是在学校里讲授的知识都不是隐藏知识;
凡是能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知识都不是隐藏知识。
>> 隐藏知识发端于实践
>> 两种知识,不宜厚此薄彼
>> 我们一直以为写在书上的才叫知识。错了!
>>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需要学吗?当然需要。但是,理论知识对于能否做成一件事来说,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还需其他知识的配合才行。
>> 斯坦福大学的航空工程学专家沃尔特·文森蒂认为,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描述性(descriptive)”知识,还有一类叫“规定性(prescriptive)”知识。描述性的知识指的就是描述事物本来面目的知识,比如物理和化学知识描述了物质的内在属性,就属于这类知识。而规定性的知识指的是要实现某种规定或者标准所需要的知识,比如要想做出特别好吃的剁椒鱼头,应该有一些特别的技法或者用料上的讲究,这些就属于规定性知识。
>> 打开洞察隐藏知识之眼
>> 所以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他一方面要尽力多学习可见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多多探索不可见的知识。在任何一个领域或者知识体系之内,一定既包含了可见的知识,也包含了不可见的知识,你要学会如何在这个领域中发现,然后掌握这两类知识。可见知识的学习,可能难,也可能易,但不管难易,毕竟是有的放矢、有迹可循;而不可见的隐藏知识,与其说是去学习,不如说,要依靠自己来探索、来创造。
>> 你有没有想过,你也可以创造自己的隐藏知识呢?
>> 好像也不是很难吧。当你开始琢磨怎样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也许属于你的隐藏知识就开始萌芽了。
用层次思维理解系统
>> 用层次思维理解系统
>> 容易被忽略的“中间层”知识
>> 所以在学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发现系统中被忽略的中间层次,然后掌握它。
>> 从熟悉的层次开始,向上向下延伸
>> 层次思维的关键,不在于界定不同层次的名称,而在于能不能从你熟悉的层次上跳脱出来,进入更小或者更大的层次。
>> 读书需要“组合拳”
>> 读书不是随便拿起一本书就读,而是要思考怎样搭建起一个合理的“阅读超系统”。
>> 读书不应是一本本读,而应该是一串串读的。
>> 高频模块往往在一个系统中处于中间层次,它们起着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们串联起位于底层的基础元素;另一方面,它们自身作为有用的模块参与更复杂组合的构建。
>> 用知识的组合牵引对知识的学习
>> 知识跟知识之间的联结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和现实之间的联结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和问题之间的联结才是有价值的。
>>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联结不等同于简单的叠加,而在于联结之后产生的某种“协同效应”,也即1+1>2的效果。
学会在系统中拣选模块
>> 学会在系统中拣选模块
>>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 我们从简单的开始做起,我们去研究那些整体,那些已经成熟的、优秀的东西,然后把整体拆解,找出模块甚至高频模块,这就好办了。
>> 自下而上的方式之所以难度高还有一个原因:创造出新联结往往是要基于实践的。没有大量的实践,没有大量的试错,是形不成高价值联结的。这些联结不可能由你天天待在房间里苦思冥想、闭门造车造出来。
>> 学习就是沉浸在大量范例中
>> 让自己沉浸在大量的范例素材中;
通过跨层次的观察,在范例素材中寻找出重复的子结构。
>> 我觉得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是对学习素材的加工深度;二是对学习素材的涉猎广度。
>> 示例:建筑大师的风格原型
>> 这个世界的本质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一个人的才能也表现在他理解了多少种关系,而模块正是我们洞察这些关系的一个途径。
>> 优化每一天的行动
>> 你可以先试着抓住它,然后呢,再试着向不同的层次去扩展。向下扩展,你可以去优化各个底层要素;向上扩展,你可以优化整体效果,在组合方式上做出调整。
>> 在我刚才举的例子中,不论是美食界的亚德里亚,还是建筑界的勒·柯布西耶和雷可瑞塔,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有价值的高频模块。但是,高频模块不是大师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频模块,比如你的口头禅就是你个人语言中的高频模块,你经常阅读的公众号就是你获得信息的高频模块,你每天花时间最多去做的事情就是你日常行为中的高频模块。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对自己的高频模块做一番审视,看看能否替换成更好更高级的模块呢?
>> 【练习】
梳理自己典型的一天中所做的事情以及每件事所花的时间,确认自己日常行为中的高频模块有哪些,并判断这些模块是否属于长半衰期的事情。
>> 。受到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影响,现代人已经越来越难以做到心无旁骛地工作,大家的时间都被各种社交、资讯、娱乐软件切分得支离破碎。
>> 你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段,比如每晚的八点到十点,两个小时,专门用来自我提升,每天坚持,一年、两年下来,成果一定会非常显著。因为,学习这个动作就变成了你日常的高频模块。这件事情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升级高频模块不等于升级所有模块,你并不需要给自己订立一个高到难以实现的标准,比如利用好一天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不需要让自己变成一个上紧发条的机器,你只需要升级那么一个模块就行了。在一天中抽出两个小时,如果工作实在太忙,那一个小时也行,关键是,在这个模块里,你必须是全神贯注地在学习,并且能够每天雷打不动地坚持。
>> 心智练习
>>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狄更斯《双城记》
>> 格言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的内在结构具有的这种反常规的冲击力。
>> 没有通向幸福的路,幸福本身就是路。
——行禅师
探访“篾匠姑娘”
>> 探访“篾匠姑娘”
>> 篾匠
>> 最难的在前面几步
>> 一种材料创造一个世界
>> 理论上讲,只要掌握了方法,我就可以用篾条做出任何造型的东西,只是有些东西太耗时间罢了。”
>> 篾编既是一种精湛的技能,同时,又是对所有技能的一种隐喻。
>> 一个人要学习一项技能,首先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这些动作是他做出更复杂动作的基础,它们是掌握一项技能必须要夯实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就像篾条一样,是构成篾具的基本元件。
>> 1.“硬技能”:技能体系之中的“构成性”模块,属于体系中的基本组成要件,正如砖头之于房子;
2.“软技能”:技能体系之中的“组织性”模块,主要负责调用和组合,正如房屋设计之于房子。
>> 至于编织方法更是花样百出。虽然基础的编织方法只有几个,但是高级手法却极为多样,难以穷尽,其中有很多是老师傅手上的绝活,只靠口传心授,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 模块化的工作系统= {硬件模块库} × {软件模块库}
>> 纵然一个人掌握了一个领域中完整的硬件模块,他最多也只能以一种非常机械的方式来完成工作或者解决问题。他不知道如何灵活变通,如何应对变化的环境,更不会做出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说明,要想更往上一步,就需要掌握更多的软件模块。
>> [插图]
优化模块化系统的方法
>> 优化模块化系统的方法
>> 。基本的途径不外乎这两个:
1.把硬件模块升级改造,以提升系统的整体品质;
2.增加软件模块的种类,使系统更加灵活和多元。
>> 当部分模块可以用工具代替时,不仅意味着我可以更加高效和省力地完成一件事情,也意味着我可以做出更加复杂的组合
>> 如果一个人到了大学以后,仍旧把学习等同于知识的记忆和背诵,而不去熟练掌握一两个能显著提高生产力的通用软件或者专业软件,那么在就业时就可能非常吃力。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有意识地提升自己使用软件的能力,那么他的职业道路也可能会岌岌可危。因为在今天这个时代,使用好的软件工具就是个人竞争力所必须具备的硬件模块。
>> 软件模块要多元,越活越好
Xun 一声,城市建设中会有好多地下管道,比如下水道、地下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电力管道、通讯管道、国防管道等,这些管道每隔一段要有一个通向地面的出口,由管道到地面的这一段称为窨井,窨井口通常与地面平齐,因此需要一个盖子,用来盖窨井的盖子,叫窨井盖。窨井盖通常用钢筋水泥、金属、强化塑料等材料制成,形状以圆形和方形为主。在窨井盖上,一般要注明井下管道的用途和管养单位及电话等信息。
>> 窨井盖
>> 学书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临摹,要反反复复临摹前人的作品,临上很多年之后,才能算小有所成。但是由于大家临的作品都类似,那么就免不了会出现风格趋同,所以全都临遍了以后怎么办?就得想办法找新的作品来临。
>> “先规范学习再自由创造”是一条必由之路
>> 硬件足够硬,软件足够多,这便是一个人才能的护城河。
用模块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 用模块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 星巴克和抖音的模块思维
>> 模块让生活更广阔也更精细
>> 我所见的任意一种现实,很可能只是无数可能性中的一个特例。
>> 如果你还是用模块化的眼光去分析,你就能学到很多。又或者,你把原本不是以模块化方式组织的东西,加以模块化的改造,你便能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 在我看来,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代表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能做到极致的精细度。在一个更细小的颗粒度上,他以模块化的方式去精进他的厨艺,这是非常令人惊叹的。
>> 大胆地跨界使用模块
>> 怎样好好说话”就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如果我们用模块化的方式去梳理,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 简单来说,“硬件模块库”靠的是积累,需要你扎扎实实去做功课,观察、阅读、思考缺一不可;而“软件模块库”除了积累外还需要你主动去设计。
>> 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表达者,你想做一个不论在一个人面前还是很多人面前都能挥洒自如的人,你就要有意识地搭建起自己有关表达的“硬件模块库”和“软件模块库”,然后根据当时具体情境的不同,挑选出合适的、相匹配的硬件和软件模块,用一种系统的方式,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明的表达者。
在限制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 在限制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 1.故事所构建的世界,需要很多细节知识来支撑,而我的知识还不够;
2.我不会描写场景,或者说描写得还不够细腻,难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我不会写人物对话,或者说我写的对话干巴巴的,无法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4.我对不同类型人物的内心世界掌握不足,可能是因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太久的缘故。
>> 要想写一个故事,就从设计一个充满限制的场景开始。
>> 它并不代表充裕、自由、繁茂,恰恰相反,它代表的是匮乏、约束、凋敝。
>> 因为牌烂,所以能打得精彩
>>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应对的永远是稀松平常、很好打发的事,那么我们根本不必努力做啥,只有当障碍出现时,我们才会被刺痛,才会一跃而起,我们才会思考以前没有意识到的可能性,从惯常的轨道中偏离出来。
自由固然是可贵的,但是恰恰是限制,最有可能激发起我们的创造力,人与物的潜能在限制的刺激下方能迸发出来。
>> 向死而生,激发新的可能性
>> 限制会让我们难受,但是恰恰是这种难受,会让我们思考,会让我们去想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限制,这些限制的意义又在哪里。
>> 这就是限制能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好处:限制能激发新的可能性。
>> 缩小选择范围,找到内在规则
>> 所以限制的第二个好处是,它能缩小选择的范围。
>> 只有找出这件事必要或者有益的限制,并让限制来帮助我们,才是可行的办法。
>> 从这个角度来看,网格系统对排版的意义,不仅是一种限制,还是一种内在的规则。
>> 一件事物之所以有种种限制,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限制体现了某种沉潜于内的规则,而限制不过是内在规则的外显特征。所以当你去了解一件事物的限制时,实际上是了解这件事物的内在规则。
>> 一部好的虚构作品,一定有一套完整和自洽的规则,这些规则对故事的走向做出了规定和限制。一个没有规则的故事一定不是好故事,如果规则不完善或者规则之间互相矛盾,也会让这个故事漏洞百出。
>> 所以,一个世界因其规则而有所限制,限制虽然减少了可能性的范围,但是这样才让事物变得真实而合理。
把限制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
>> 把限制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
学会思考事物的限制,能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 思考潜藏在限制背后的信息,这些信息也许就是应对问题的线索。这就是限制的第三大功能。
>> 一个受限制的东西更加能告诉我们可以怎样去用它。
>> 发明便利贴:“缺点”反成优点
>> 思考限制的深层“意义”
>> 第一步:明确一件事物具有的各种限制;
第二步:理解这些限制的“意义”;
第三步:基于上述的理解,构想满足这些限制的方案。
>> 解决问题的高手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识别和满足各种限制来加速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侦探破案必然要悉心寻找潜藏的事实线索,这些事实线索限制了案件的可能性,限制越多,那么案件的真相就会越收敛,就越容易破案。
>> 把最能绊倒你的东西先解决掉
>> 限制本身就是信息,同时也是线索。把限制当作线索来想,不仅能解决学术上的问题,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麻烦。
理解限制,打破惯性
>> 理解限制,打破惯性
激发创造、缩小范围、提供线索,这是限制的三个功能。由此可见,学会跟限制相处,学会利用好限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
>> “万能钥匙”是不存在的
>> 生活中的麻烦常常事出有因
>> 理解限制需要不断校准
>> 或许你可以思考,当你抱怨自己环境的种种限制、境遇的种种坎坷时,是不是没有找对那个真正限制自己的东西。
更好地理解限制,理解它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度过这一生。当然,当我们遇到具体的问题和麻烦,遇到一定要突破的限制时,还是需要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对此一个最基本的思路是:如果现实的、客观的限制牢不可破,那么去打破思维的限制就是最可行的路径。
因为人是习惯的动物,
>> 随机性与启发式
>> 创意专家奥斯本提出的“创意九法”,是九个具有启发性的创意提问,包括是否可以组合,是否可以挪用,是否可以重新排列,是否可以逆转,是否可以放大,是否可以缩小等等。
>> 阿奇舒勒的遗
>> 在阿奇舒勒看来,解决一个现实中的麻烦或者问题,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这个麻烦背后的核心矛盾是什么。
>> 消除矛盾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如果解决问题的人没有意识到矛盾,或没有看明白矛盾,仅仅是通过随便试试、碰碰运气的“试错法”去解决,那么往往是低效或者无用的。
>> 相互矛盾的两个限制A和B,若是去掉一个,矛盾当然也就消失了,但是代价也会很大。所以阿奇舒勒认为,所谓发明就是寻找到一种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能同时满足A和B,由此也就消除了技术矛盾
>> question往往是表述模糊的问题,它反映了尚未界定清晰的困惑,而一个困惑中的人所问的问题常常不等同于其背后那个真正的、连提问者都还没意识到的问题。
>> problem指的是可以明确界定下来的问题,因而是可以解答的。
>> puzzle中问题是非常清晰的,是“定义良好”的问题。在清晰的问题之下,判断一个答案是不是最佳答案也变得容易。迷宫图案是puzzle,灯谜是puzzle,数独也是puzzle
>> 讲到这里,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阿奇舒勒说:“创造力就是正确表述问题的技能。”在这里“表述”这个词是富有深意的,它不同于我们一般理解的“表述”,而是指洞穿表象,看到问题内部深层次的技术矛盾,或者说,看到相对立的约束条件,这是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
>> 限制之中蕴藏着信息。当你看到限制时,就可能是在触摸一个问题内在的矛盾,或者为这个矛盾打开了一个认识的窗口。
>> 现在请你按照这种方法来做古诗改写练习,然后你会发现写诗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人人皆可成诗人。在改写前,你可以先查找资料,了解原诗的准确含义和创作背景,改写时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并不新奇的“新物种”
>> 并不新奇的“新物种”
>> 还有“云端”和“手机端”的设备。“云端”需要的是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模块,“手机端”需要的是能与“云端”和“车端”相互通信的App模块,这些模块要能顺畅、高效、稳定地发挥作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进化的真义
>> 所以很显然,发明有没有是一回事,发明有了以后有没有用又是另一回事,两个过程是相对独立的,这就有点像生物世界中基因变异和环境选择的关系。
>> 达尔文认为,物种的演变主要是基于下面两个过程:
第一步,物种的遗传特性大体上是代代相承的,但是也可能出现少量的变异,这种变异没有倾向性和目的性,因而可以看成是“随机”的;
第二步,同一物种下不同变异的个体,在所处的环境中适应性有所不同,具有某些变异特征的个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因而能繁殖更多的后代。久而久之,它们的这些特征就作为优势特征被保留下来,而具有劣势特征的个体可能就会被淘汰。这个过程就是“物竞天择”。
>> 创新适应市场的两个阻力
>> 第一个,习惯阻力。
>> 第二个创新阻力,是对新产品感受到的风险。
>> 对于物种来说,决定其繁盛与否的是自然环境;而对于产品来说,选择它的是用户和消费者。所以一个新产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幸存,仅仅是更新颖了、功能提升了以及增加了一两个卖点是远远不够了,它必须能够经受消费者现有习惯和感知风险这两者的考验。换句话说,在一个产品的设计和创造之初,就要把这两个因素考虑进去,成功的概率才可能更高。
文明演进,知来藏往
>> 文明演进,知来藏往
>> 文明演进和生物演化的第一个区别是,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不是“设计”出来的,但是文化产物却是由人的智慧所创造的。
>> 文化中的组合没有“生殖隔离”
>> 但是文化的演变就不是这样,思想跟思想之间可以交会,不同的语言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不同的知识领域可以相互启发,技术与技术可以相互组合,并没有什么天然的界限与隔阂。
>> 文明的演进自有其方向
>> 文明演进和生物演化的第三个区别是,生物的演化是没有方向的,而文明的演进有方向。生物的演化没有方向是因为基因的变异是随机的,生物只是在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繁衍。但是人类的追求则要高很多,从人文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在曲折地追求着更广泛的自由、平等和公正;从科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着技术能力,从而能够使用更多的能源和信息。
>> 用“施普伦三角”看人类社会的变迁,几万年前的原始人,他们了解到的信息非常少,能掌控的能量也非常少,但他们的优势是时间很充裕,可以通过实践逐步地改良自己的工具,制作出更好的石器;那么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人,正好相反,我们通过互联网可以接触海量的信息,同时我们也可以轻松地使用电、石油等各种能源,因此完成一件事情所需的时间就不断地缩短,但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变得没有耐心来慢慢打磨一件事物。
进化给我们的启示
>> 进化给我们的启示
>> 1.不必一味地追逐新事物;
2.仅了解“底层原理”是不够的;
3.掌握再现真实世界的“语言”;
4.力求精准;
5.寻找自己的“生态位”。
>> 1.不必一味地追逐新事物
>> 按照进化论,在物种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出现遗传信息的变异再正常不过了,也就是说一个物种总是会有新的特征出现,但是这些新的特征并不一定就是一种“优势特征”,它们还需要接受环境的检验。只有经受了检验的新特征才会保留下来,而这个检验的过程又不是一蹴而就的。
>> 2.仅仅了解“底层原理”是不够的
>> 从一个现实事物出发去思考它的底层原理是可行的,但原理只是非常适用于事后的归纳和解释,而要单纯从底层原理出发去构建或者创造一个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 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就像胶水,帮助我们把理论和实践粘在一起,形成更具操作性的认知模块。
>> 3.掌握表达现实世界的“语言”
>> 所以,一个人不应害怕符号系统,而是应该拥抱它。掌握一种“语言”,意味着能够超越自己的生物性,让自己在一个新的系统里高速地进化。
>> 策略一:在资源投入相近的情况下,首选当前社会中更重要、更普适的语言。
>> 一个人要想自己变得更被这个世界所需要,先掌握一门重要的、普适的语言就是首选的策略。
>> 策略二: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
>> 4.力求信息传达精确
>> 一个人是否能获得高绩效,在大部分情景下,取决于他是否能稳定地开展指定的活动,以及精确地实现目标。在现代社会,想法模糊、表达含混、行动凌乱便是低绩效的表现。而且精确性和创造性也并不矛盾。创造需要建立在对现实事物精确地描摹和表达的基础上,建立在精确地执行创造活动的基础上。
>> 5.寻找自己的社会“生态位”
>> 生态位的概念提示我们的是,只要能适应一种环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面面俱到,也没有必要去迎合所有人,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就可以。
>>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因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能够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就应该是适应新变化的能力。从原始社会、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人的适应能力,体现在他能否用一种方式做好一件事。而在未来社会,人的适应能力体现在他能否用不断变换的新方式来做好一件事。
>> 同样在现代社会,理解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想清楚的基本课题。
与原生场景脱钩,发现通用结构
>> 与原生场景脱钩,发现通用结构
>> 发明维克牢:“迁移式”学习的胜
>> “迁移”都是创造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迁移的基本过程用最简单的话来讲就是两步:
1.在一件事物的内部发现某种可能具有普适性的要素或结构;
2.将这种要素或结构与原背景“脱钩”,并尝试置于新的背景之中。
>> 第一步:曼德博罗从海岸线中发现了具有普适性的“自相似”特征;第二步:把自相似特征与海岸线“脱钩”,去考察其他自然物中是否也具有这种自相似性。
>> 先迁后移,打破屏障
>> 以“迁移”实现纵跨多领域的学习
>> 画火= 刻画风。例如要表现爆炸时产生的火焰,可以描绘火焰周围的空气是如何流动的。如果是正在燃烧的物体,就突出它的轮廓。
画水= 刻画重力。例如有东西落水时,描绘水花是怎么飞起来的;杯子摔碎的时候,描绘里面的水是怎么溅出来的。
>> 当你跟一个朋友聊天时,你能看到他的表情,能听到他说的话,但这还不够,你要透过表情和话语去理解他内心中有怎样的情感和诉求,只有这样,你们的交流才是有效的。
>> 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迁移是完全可能发生的。这些可迁移的普适元素,可以说随处可见,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有心,是否愿意多思考那么一点。
让从“知”到“行”变得可行
>> 让从“知”到“行”变得可行
>> “行”的本质是一连串可执行的操作,且这些操作不以掌握繁复的知识为前提。
>> 设计一看就懂的行动序列
>> 说明书无须讲道理也不必讲理论,既不灌鸡汤也不打鸡血,就是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且保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这样的效果是多少教材、课程都难以企及的啊。
>> [插图]
>> 任何的技能都是一连串可执行的步骤,程序也都是由可执行的步骤所组成。这些步骤被创造出来时需要理论的支持,但被执行时却并不需要
>> 实际上,现代的商业世界就是由无数个类似这样的“傻瓜”流程组成的。如果说理论知识是这个世界的深层运行规则的话,那么各种可执行的操作序列就是现代社会的骨架。
>> “去专业化”:把理论引导至实践
>> 因为当我们能把某一种理论知识“转译”成一套可执行的操作序列,那可能就意味着:
如果你是给自己用的,你能提升个人的工作效率和产出;
如果你雇佣一些人跟你一起使用这套流程,你可能就设计了一种服务;
如果你把这套流程固化在某一个工具里,那么你可能就创造了某种产品。
>> 步骤一:选择一个观察对象;
步骤二:列举出这个对象的可见元素;
步骤三:列举出这个对象的不可见元素;
步骤四:思考不可见元素是如何影响可见元素的,或者可见元素是如何展现不可见元素的,即两者的关系为何。
知识迁移的目标是解答你的核心问题
>> 知识迁移的目标是解答你的核心问题
通过以上的文字,我基本上回答了两个问题:
1.如何把领域A的知识迁移到领域B?
2.如何把理论知识迁移到实践领域?
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探讨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更加根本,那就是:
3.如何确定迁移的目标航向?
明确自己的核心问题
>> 问题要从你的真切感触中去寻找
>> 如何把一件事做完美?
>> 从这个故事中,你能收获什么启示呢?一个基本的启示是,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好,跟你选择的素材是直接相关的。你需要挑选出足够好的素材,并且你要有能力判断出相似素材之间细微的差别(本书第一章就讨论了分辨差别的技巧)。很多人对自己工作的理解是,每天或者每周都在重复做相似的事情,这种理解可能并不准确,因为有可能你做事的流程虽然类似(就像制作每一把吉他的工序是一样的),但你要处理的对象(或者说素材)是有差异的,而你只有敏锐地识别出这种差异,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你的应对方式,才可能把你的工作做到完美。
>> 我觉得现在大多数人的毛病是,一遇到问题就去找现成的答案,去求教名人、权威。其实别人告诉你的答案,回答得再好,也是没什么用的,因为你不知道怎么用。你必须自己去求索答案,你需要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你自我反思的过程,更是一个把外部的知识与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主动联结起来的过程,这些过程是无法省略的。
>> 我觉得旅游分两种,一种是“到此一游”式的,我来到这个景点,在景点门口拍张照,发个朋友圈,表示我来过了;还有一种是学习体悟式的,我会想,我来到了这里,然后我要带走什么呢?什么样的无形的东西是我可以带走的呢?
循环的价值
>> 循环的价值
“废物”不“废”
>> 循环的最简模式
>> 循环再设计:“精益”之道
>> 堆放就是浪费,可取用的知识才有价值
>> 东西找不到了。
>> 怎么办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一位朋友叶骥,他说:“一件信息,尤其是虚拟的,只使用一种逻辑来分类,只放在一个明确的地方,学久了人自然而然都会这么做。”
什么意思呢?我们需要用一种“归一化”的方法,把信息和知识聚拢在一处。你需要建立一个“总索引”,把你所涉猎的所有有价值的信息,包括读过的书,沉睡在各个网络平台收藏夹里的文章、音视频、心得笔记、一闪而过的灵感和创意,以及各种事件之后的反思等,都编入同一个索引中。每一项内容都要列出关键词,并且注明:可以在哪里找到它。
>> 一个东西,当你得到它时,还并不完全是你的,从本质上说,你只是把它从一处挪移到了另一处,只有当你使用它时,它才是你的——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想法,具有一点点的颠覆性,但是你很难驳倒这个想法。
用精巧的循环设计改造学习
>> 用精巧的循环设计改造学习
>> 把两件异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构造了一个循环,就像桑基鱼塘一样,起到了普通学习方法难以企及的效果。
>> 吸收与构造:通过范例自学的关键
>> 然后你要做两件事,一是“吸收”,二是“构造”。“吸收”意味着你要真正地理解范例,体会出它的妙处,如果能看到深层的结构或规律是最好不过的。“构造”意味着你要输出,在理解范例的基础上创造出仿作。仿作有了以后,你就可以把仿作和范例相对比,这种对比能让你很直观地看到自己和大师之间的差距。对比之后,你对范例的理解会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刻,也就是说,你能更好地“吸收”了,相应地,你的“构造”能力也会增强。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这个模型应该对大多数领域的学习都是适用的,其中书法的学习就非常符合这个模型。
>> 单用读帖法肯定是不行的,因为这是光看不写,肯定写不好,不存在这样的天才。
>> 理解刻意练习的核心内涵
>> 刻意练习的英文是deliberate practice。它的定义是,在明确的目标下,通过重复和专注的精细化活动,不断地突破现有表现的练习。
>>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刻意练习至少需要包含下面四个特征:
1.具有明确的、具体的目标;
2.专注,全身心的投入;
3.能获得及时的反馈;
4.努力突破练习者的舒适区,寻求有难度的挑战。
走稳能力的台阶,需循序渐进
>> 走稳能力的台阶,需循序渐进
基本功训练不可或缺
>> 所以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采用模仿式的学习,特别是以大师的作品为范本进行模仿式的学习,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里我必须重申向大师学习的重要性,一流高手和二三四流选手的差别是非常之大的,这不仅仅是“好”与“更好”的差别,而且是“对”跟“错”的差别。一个平常高手,之所以没有成为大师,往往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些自己无法觉察的错误或者局限性,这些错误或局限性,作为新手是无法识别的。所以如果你只是跟二三四流的选手去学,而没有跟大师去学,实际上就是把这些人的错误和局限也一并学去了,且同时你很可能会毫无觉察,这是非常危险的。
>> 从限制到自由,从新手到专家
>> [插图]
稳定性:完美的基石
>> 稳定性:完美的基石
用系统思维理解稳定性
>> 一个好的射手并不是以射中一两次十环为目标,而是以几乎每次都射中十环为目标。这两者有本质的差别。实现前一种目标靠的是运气,实现后一种目标靠的是一个稳定的系统。
>> 你必须掌握的“标准动作”是什么?
>> 所以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最基本的要求是稳定性。想办法做到每一次出手都能拿到80分以上,而不是一会儿100分,一会儿30分。有了稳定性以后,再去追求更出色的发挥,才成为可能。
>> 如果说非凡的人物真的跟普通人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普通人常常“游移不定”(你可以从任意角度来理解这个词,比如兴趣、目标、行动等),而非凡的人物“稳如磐石”。
做自己严苛的观察者和批评家
>> 做自己严苛的观察者和批评家
>> 天才与庸才的区别与其说在于天赋,不如说在于对自己的严厉无情,在于不满足渺小成就,在于永不减弱、不达完美境界绝不休止的工作意向。
>> 还有一种让自己变成旁观者的办法,是变换观看的场景。把电脑里的文字打印出来看,往往能挑改出更多的毛病。
>> 稿纸在桌上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创作者,而把纸贴到了墙上以后,“我”的角色变成了一个观赏者,就像踱步观展的看客。在面壁的这一刻,“我”会恍惚忘掉这些字出自自己之手,而是像一个批评家一样,带着批判的态度去欣赏。
精细化改造:在更小的尺度下功夫
>> 精细化改造:在更小的尺度下功夫
>> 走进微观尺度世界
>> 整个世界可以用三种尺度去划分。第一种尺度是日常尺度,这个尺度大致可以界定为,在不借用工具的情况下,我们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世界;第二种尺度,是超过我们肉眼所及的世界,浩渺的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这是天体的世界,需要通过望远镜以及其他设备来观测;第三种尺度是我们肉眼不可见的微小世界,是显微镜以及比显微镜更灵敏的设备才能观察得到的世界。
>> 科学发现往往建立在对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进行成功显像的基础之上,但是在很长时间里,已有的显微技术无法充分展示分子生命周期全过程,在生物化学图谱上留下很多空白,而低温冷冻电子显微镜将生物化学带入了一个新时代。”
>> 这个世界真正的革命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发生的。
>> 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主要发生在微观尺度,而价值的享用发生在日常尺度。日常尺度的价值创造当然还存在,但是已经不在这个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式微。
>> 费力求索不为人知的层面
>> 思考上的“精细性”,非通过这种思辨的方式来训练不可。当你觉得知道了什么之时,不要满足于这个“知道”,而是要去寻找更深层的答案。你应该问自己:“真的是这样的吗?”“这个解释又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不能那样理解呢?”这种自我拷问,在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略显多余,但它确实是把思维之刃磨利的良方。
>> 更精确,更完美
>> 在大多数时候,一件事情没有做到完美,真的跟我们的处理方式不够精细有关。
>>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哪怕没有使用高速摄像机这样的设备,也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提高自己思考和行为的精细程度,分三步:
第一步:记录下你做某件事情时的整个过程,最好能借用工具;
第二步:把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环节,然后对每一个环节的精细程度评分,在1—5分之间打分;
第三步:针对每一个环节,思考提升打分的方法,也就是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方法来提升精细程度。
>> 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组合、限制、进化、循环等机制在发生作用,正如同我们在日常尺度上通过观察日常之物所发现的那样。也就是说,虽然这个世界是如此纷繁复杂,但是仍旧有一些简洁而普适的规律是我们可以洞察和把握的。
>>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主动、独特且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者,在持久的坚持中堆垒起足够的才华,并应用于个人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 设计你自己的心智进击术
学无定法。我觉得读完这本书的读者都能理解这句话。在我眼里,学习不仅是学习,学习也是探索,是创造,是设计。你完全可以自己来设计,怎样掌握更多真知,怎样更快地精通技能,怎样开拓思维的疆界。就是你,掌握着这一切的主动权。
>> 这些新方法还是要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
>> 所谓生成式,不是简单的接收,而是能从你脑子里构想出东西来,把内容“生”出来。
>> 4.善用对比、反馈和循环
点评
认为一般
一支铅笔写了好几章,仔细、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每一样,哪怕是最常见的东西都会延伸出很多东西,虽然最后看完觉得此书有些杂乱,只学到了一点东西都不算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