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通过晋升考核?告诉你一个出圈的机会

最近收到一个咨询:

“我在一家知名企业的总部上班,几年了一直是经理职位。最近公司找我谈话,让我去外地某个偏僻的城市任业务总监。去不去?现在自己很犹豫。”

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时之间,确实不好抉择:收获是难得的发展空间,代价是动荡的生活。

我是这么回答他的:

“公司来征求你的意见,显然是经过内部协商的结果,可以确定的是:总部没有机会给你了。不确定的是有两个可能:

一是公司还认可你的能力,但总部确实没有机会,只能让你出去;

二是公司不认可你,外派只是给你一个台阶下。

你判断是哪一种呢?”

那们职场朋友沉思半晌,自已有了答案。

他明白了,他要面对的不是去不去外地的问题,而是要不要留在这家公司的问题。

在我的建议下,这位朋友找领导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确认公司的意图属于前者。他也坦诚的表达了自已愿意为公司排忧解难的态度,同时希望自已能与公司共同发展的愿望。后来他服从了外派,经过一年多的磨练,在分公司干得有声有色,被升为分公司副总。又过了半年,同级调回集团。

请注意,这段外派经历,让他的晋升速度远远快过集团的员工。

为什么?除了能力层面外,有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因素:科层制的刚性

科层制的刚性,是说公司里的职位按等级制的原则依次排列,上下级之间的职权关系也相对固定,一经确认不会轻易改变。

今天你是副总,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不会有人无缘无故把你的拉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在组织中存在“上去就下不来”的情形。

虽然管理者一直在努力避免这种情形,倡导能上能下,也提出晋升试用等制度,但人性的力量是强大的,何况咱们是一个讲究人情的国度。

还有一点,在很多公司,部和分公司的层级是一致的,即分公司的副总调回集团,也是副总。而在分公司晋升要比在总公司容易得多

所以上面那位朋友经过一个腾挪,成功实现了一次错位晋升

在科层制单位,一般每年进行一次晋升考核,最短也要半年。这时既定的考核程序严,要求高,竞争大,只有公认的优秀者才能胜出。如果我们的职业发展处在顺风期,得到普遍认可时,当然要抓住机会往乘势而上,因为不知道下一个机会什么时候才会来。

那如果错过这个机会怎么办?

不要灰心,请注意,考大学不是还有“补录”这一说嘛?

每个公司都有一些火线就急的情形,需要临时提升或者岗位替补(就象上面故事里的外派),而这往往就是我们出圈的机会。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亦可曲线求全!

更多关于晋升的秘密,请关注我们。


本文作者:资深人力官王建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