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而书店却是个避嚣的绝佳去处。
身处豫北小城,又没有太多的游览景点,广场边的一隅书店就是我常常涉足的地方。书店的管理者还是颇具眼光的。儿童读物请上了四楼,就和不安分的孩子们就划清了界限。二楼是及其安静的,好像所有在此浏览和购书的人都给手机打了静音,静静地,静的能听见空调的呼吸声。
我极轻的挪动脚步,从一位学生模样的少年旁走过,他读的何书我没有看到,只看见一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那是一盏灯,照亮了文字,照亮了前途,和我年轻时一模一样,读起书来恨不得扎个猛子,潜入书海,大口的吮吸着琼浆玉液。
窗外凉风习习,已经立夏了,或许这是酷暑来临前最凉爽的几日吧?
二楼的图书管理员是位年轻秀美的姑娘,也许整日与书籍厮混的缘故吧,她的一举一动都是如此的得体优雅。散文类书籍在第二排书架,浏览时我经过她的身边,不禁哑然失笑,她也在看书,是一本米切尔著的《飘》。
《飘》又叫乱世佳人,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文中的主人公斯嘉丽是位传奇的人物。
二楼西南角,一位大约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盘腿坐在地板上,手中的书已看了厚厚的一半。他穿着洁白的衬衣,米黄色的西裤,也许读的时间太长了吧,站着、蹲着都挺难受的,干脆就坐到了地上。其实,阅读和吃饭一样,只要能汲取营养,哪管他什么姿势!
著名的历史学家,原复旦大学副校长蔡尚思说过:“事在人为:一年可以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时读书;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还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时以下读书,我决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时翻阅中国历代文集”!
读书须勤,当我们把大把大把的时间扔在游戏、打牌等等无聊之事上时,能不感觉痛心吗?人生短暂,明日还有几多?同样是经历,醉者过后,除了头痛,昏沉还有大脑里的一片空白,还有什么呢?而勤勉者却不舍弃半寸光阴!不放弃一点一滴的时间,毕竟时光不会倒流啊!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如今的阅读也不仅仅限于特定的场所,电子书的推广让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接触优秀的作家、优秀的作品,并且不受以往的种种局限,一句话,只要你肯读,只要你愿读。
其实,就电子书与纸质书相比,我更钟情于后者。在我们这个豫北小城,星期天市场就有两三个,你也可以把它称作“跳蚤市场”,说是跳蚤,个头也不小,从东至西绵延三四公里,光旧书摊就有一、二十家。上午十点左右,正是偶的沸腾期,人头挤挤、摩肩擦踵。运气好的话,淘几本好书也轻而易举。这不,我刚回来,《皇城根》、《飘》、《平凡的世界》还在我的腋下夹着呢!
在我的家中,高档家具可以没有,名茶名酒可以没有,书却是必不可缺的。在我的书房兼卧室,有整整三柜子的书,一个个像整齐的列兵等待我的检阅。
书有了,并且队伍还在不断的壮大,而且我也孜孜不倦的阅读着,用我的感情以及名家们的方法。但是,偶尔却总是想起《黄生借书说》,你说,这又是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