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读了100页,晚上再读几十页,计划明天看完。
毕竟不是很厚的书,排版也比较宽松,文字量不是太大,十几万字。
每一篇都不是太长,分上下两部。上部是“记忆之中”,下部是“角落之中”。大部分记录的都是李娟经历的各种人和事。
她的这种叙事方式,我特别喜欢,散文风格,就是有啥说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今天读了上部,对李娟的过往生活有了大致的了解。
我奇怪的是,她的文章中,从来没有提及她的父亲,只有她的妈妈和外婆,甚至还提到了那个不学好的外公,喜欢赌钱,把一只外婆喜欢的黄猫,卖了三次,前两次卖了,猫又自己回来,第三次卖了再也没有回来,让人读来伤感又无奈。
但是至始至终,没有任何父亲的信息。
索性八卦一下,满足一下好奇心,问了一下度娘。
原来李娟的父亲早逝,她妈妈后来的婚姻又是一塌糊涂。她的妈妈又有点强势,喜欢搞钱,喜欢养小动物。对女儿有爱,但是总是不满意女儿,母女经常发生冲突,闹得水火不容。
这样的家庭,妈妈这样的性格,以及李娟自己的种种经历,造就了李娟这种敏感而细腻的心思。再加上她文笔不错,很小的一件事,都能触发她很多的感触,并且把这些感触能诉诸于笔端。
写作人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觉察与思考,还有动笔写的能力与毅力,所以成就了作家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