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第五章第三小节《阅读教学建议》。
第一点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是读者运用其脑海中已有的经验知识,结合所学文本提供的线索以及阅读情境的暗示来建构文章的意义。包含字音,字形,语句结构,语义语用等等。第二点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编者通常会通过泡泡语、引导语等提示学生阅读的策略方法,为学生获得意义提供帮助。第三点学生与学生对话,第四点学生与教师对话。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进行阅读。阅读能力分为理解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建立在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之上。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取决于学生阅读主体型的保障。学生的个体阅读不应该只停留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之上,而应该逐步达到乐读会读会想。阅读能力是阅读素养的核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价值追寻。
在阅读中要处理好感性与理性,整体与局部的相统一关系。文章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阅读文章一般思路和方法是整体——局部——整体。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其次,要把你感知的对象综合分解为若干部分因素或方面,对每一部分进行细读,深度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特点。最后对文章的整体内容与形式进行探究。整体感知主要以感性为主,局部细究则以理性分析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