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论语》第三篇第二章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这句话现在不太好懂,很多词现在不用了。分开细说。
这里的“三家”还是前面讲过的鲁国三家大夫,孟孙、叔孙、季孙。
这三家权臣势力非常大,以致于僭越礼制的事情时有发生。前一章讲过,季氏在家里观看了原本天子才能享用的64人大舞蹈,结果孔子就不高兴,提出了严重的警告。
这里呢,更为过分,居然僭越到祭祀上面来了。
古代的祭祀典礼是政治生活的大事,所谓“国之大者,唯祀与戎”,就是说能上升到国家大事层面的事情有两个,一个祭祀,第二就是征战。
这里“彻”就是撤掉的意思,“雍”是《诗经·周颂·臣工之什·雍》,这首诗只有在天子祭祀完毕撤掉所摆放的祭品时,才能使用。
这三家大夫,竟然在自家的祭祀典礼中冒用天子之礼,唱着“雍”来撤除祭品。
孔子接着引用了“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这是《雍》诗中的一段,翻译过来是“助祭的是诸侯,天子庄严肃穆的主持祭祀”。
孔子说,这两句话怎么能够在三家的庙堂中用上呢?
不合适的东西一定不和谐,不和谐又假装一本正经,孔子对这种行为只能是又好气又好笑。
历史上,类似三桓这样的当权者总是利令智昏,经常做出越礼之事。
比如三国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明面上没有废掉汉帝,但其所作所为,完全不是一个大臣的应有的,诸葛亮等人说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曹魏立国后,仅仅过了四十余年,司马氏父子便学着曹操的样儿,僭越礼仪,篡夺朝政,最终废掉魏帝建立晋朝。
晋朝建立过程中可耻的无礼行为,100多年后依旧被权臣刘裕效法,于是,晋朝皇帝被废,刘宋建立。
再往后,萧道成、萧衍、陈霸先依样画葫芦,先后废掉了刘宋、齐朝和梁朝皇帝…
这就是历史的轮回,而这一切罪恶的源头,竟端倪于孔子“奚取于三家之堂?”的一句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