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章的开头,我想到五个版本:
1. 从刘老板气得刷微博开始
2. 从我小时候总好奇为什么蛾子喜欢围着路灯转开始
3. 从“你的蛾子在我这里”的方言梗开始
4. 从我昨晚作的找手机的梦开始
5. 从罗列出我想到的开场当时开始
结果显而易见。
早上看到刘老板的文章,有种强烈的共鸣。
我曾经....跨过山河大海.....哦不,我曾经有一个朋友,有段时间经常找我述说他工作上遇到怎样怎样的问题。一开始我还帮他分析分析,后来发现他基本上对我提出的问题都是答非所问,自说自话,各种对同事老板的不满,进而升级到对原生家庭的不满,进而升级到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进而升级到对人性的不满...
当然这是跟他分享信仰,分享圣经的绝好机会,可惜的是,他累积了太多不满,当他开始说话的时候,就像一个爆开的水管,只有情绪喷出来,其它什么也进不去。
有几次气得我直接跟他说聊不下去了,然后不管他发什么都不点开看。
他渴望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一个安抚情绪的倾诉对象,不过他的需要太大了,大到已经很难正常沟通。
如此几次之后,我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因为他有很明显的持续性的焦虑。我想心理医生按时间收费,他喷起来会节制一些吧...当然这个建议也被无视了。
有时候觉得他很可恶,同时又觉得他很可怜。他的原生家庭的确带给他很多不好的影响,他自己也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和一定的社交恐惧。尝试过跟他分享Bible里的信念,他有过感动,可还是很快被自己的情绪淹没。希望假以时日,他能渐渐走出来。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刚刚读过的一篇文章,对就是我昨天写的那个。那个人在路灯下打转找东西的样子,跟这位朋友很像,感觉良好就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已经顾不上了。
当然,多人都是这样,我自己也时常这样,不想出舒适圈,不想去水深处。程度不同而已。
小时候好奇蛾子为什么晚上总扑向路灯,后来知道了昆虫的向光性,有点可怜那些路灯下力竭而亡的小尸体。
别像蛾子被路灯困住,忘了自己原本是要飞向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