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似乎不太冷,而我更是感到很多的温暖。每天早晨,看到群里的朋友坚持阅读打卡,分享自己的感悟。读她们的文字,让我觉得就像有一堆火在燃烧,也激荡着我阅读的心。
捧起《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品读着“38.确立自己的教育理念”。“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幸福的教师,必须研究教育,对教育深入学习、思考。比如教育到底要干什么?学生为什么学习,怎样才能学好?教师是做什么的,如何能做到更好?”读到这,我陷入了思考:我现在是幸福的教师吗?我能理解学生吗?学生的学习到底是怎样发生的?我不能回答。
回想自己的教育经历,似乎看到了一些答案。小时候,老师为了让我们明白“草色遥看近却无”到底是什么样子,把我们带到田野,仔细观察。我远远望去,嫩绿的小草一片一片的,十分好看。但是走近一看,却又有些看不到了。一下子就明白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景。这个经历一直在我的记忆里,如今的我也成了教师,我也希望成为像我的老师那样的老师。我也曾带领学生们来到小河边去看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也曾和学生们一起在雪地里去感受“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堆雪人,打雪仗”。那笑声将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再也找不到那幸福的感觉了。课堂上,焦急地催促学生完成阅读,做好练习,很少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也很少关注他们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渐渐地,学生的脸上多了几分迷茫,很少看到他们的笑容。上课时,看不到他们放光的眼睛,到是多了几分呆滞。课堂上是一片死气沉沉,沉闷,压抑。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急切寻找答案。
《给教师的建议》中“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这句话给我当头一棒。是的,学生需要阅读,难道自己不需要阅读吗?学生出现的问题,不正是自己的问题吗?学生的学习出现困难需要阅读,自己教学出现困难不更需要阅读吗?《给教师的建议》让我一下子找到了方向,读之,如沐春风,又如同“春夜喜雨”,滋润我的心田。我开始大量阅读,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窦桂梅老师的《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等等,他们是我的阳光雨露,给我营养,让我生长。
我明白了,教育如同“种田”,庄稼成长需要阳光,也需要雨露,更需要“有机肥料”。孩子的学习,成长也是如此。我们要耐心等待,不能焦躁,更不能“揠苗助长”。每一个孩子就像那庄稼一样,要经过“除草,施肥,成长,成熟”的过程。在此期间,还要精心呵护,防止出现自然灾害。
阅读,让我找到自己的教育方向,让我重新竖起教育的理想。阅读,让我有了教学的底气,让我有了耐心和细心,更让我有了信心。我在静待每一朵花开!我想那静待的姿势也一定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