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的初放
静待花开,书香四溢。每一个灵魂都需要滋养,每一件事业都需要投入。教育更是如此我们的教育需要书籍的滋养,更需要专家的呵护。如果有两者相结合那将是一件至善至美之事。而我有幸就遇到了这么一位老师,张文质老师。要说起与张老师结缘还是要从今年暑假,通过戴伦传老师推荐我加入了一起行走行列。也是从那时候起我的教育之路走向了另一个深度,在这里面我结识了一位又一位的优秀老师,他们一直在教育事业上坚持付出,默默的耕耘。
从那时候开始我迷上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理念。首次接触到他的是一本书全国畅销的《奶蜜盐》这本书。我这个人有一个习惯每次拿到新的书籍我都会思考这本书的书名。而张文质老师对于这本书的诠释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从此我便爱人了这本书,同时也爱上了这个人。
对于张老师的写作班我也是一直在犹豫,从暑假我就有计划去到现场,可是时间上总是不随人意,无奈之下只能通过张老师的书籍来寻求这份对知识的渴求。也是前几日在我们的《教师的使命》共读群中收到了线上课程的通知,我毫不犹豫的就去自己开了一团,因为其他老师的拼团总是排斥我。就在准备好听课的时候,又接到学校的临时任务。就没办法同步学习了,一直到今天我才回头看张老师的写作课回放。张老师开场的一句话就引起了我的思考:
为什么要写作?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李镇西老师的书中曾今看到过,他说在写作时只是把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事用文字写了出来。而我也是如同李镇西老师一样,只是把自己和孩子们一起的生活记录下来。这样的意识我在钟杰老师的写书中也读到过相同的观点。就在前两天霞辉老师说想邀请我参加张老师的新书《日常教学的情调》的分享会,很惨愧我还没有拜读老师的这本书。所以未能参加到这场盛宴。对于张老师的这本新书我以前也对小尘老师说过,张老师出书的速度比我阅读的速度还快,快有些跟不上了。为了能进一步的走进张老师的教育大餐,我赶紧就下单订了一本,今天也拿到了这本书。每次拿到张文质老师的书时,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书名。张老师的每一本著作都让我有一种期待与欣喜。带着这些期待我开始了我的回看任务,通过一下午的时间我从张老师的上午半场课程中对以下几句话有所很大的感触:
一、沉潜十年
这个词据张老师说是钱理群老师所提出的,在谈这个理论的时候张老师特地问了现场的人,有哪些老师有十年的教龄?很遗憾我只有8年。张老师也说没有十年的沉潜是没有多少积淀的,而这些沉潜主要是对于生活、和阅读的思考。而阅读思考也是我一直所坚持的事,我记得在我们一起行走热场的时候,在介绍到很多老师的阅读史的时候,我感觉他们的阅读书目比我所听得歌还多。估计只是书名都能凑足一篇文章的数量了,和他们相比我的阅读就不值一提了。但是在听了老师的课后我觉得自己还有希望的,毕竟我还没有十年的沉潜。不断地追求,不断的向行走的老师们学习,总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之道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老师所说的看见是一种能力。
二、看见是一种能力、要看见全班
张老师在说这个话题的时候,道出了所有刚步入讲台老师的一种状态,不敢看学生。我以前就有一个师弟上课始终都看着天花板,特别是遇到上公开课的时候,他就连老师都不看。感觉这堂课就是他的独唱。这种教学方式与教育而言是无效的,与学生而言是无益的。
对于老师所提出的看见,我理解为尊重。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的教育层次。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我们不能只关注成绩好的孩子,教育的目的含义中早已指明教育的方向和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从未说过以分数去衡量孩子的成长,在这点上我一直坚持着李镇西老师的爱的教育理论。也是我一直在奉行的教育之道。
三、职业认同
张老师说职业认同应该是在师范之前,只有心存教育的老师才能将教育视为自己终身奉行的目标,在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和同学都问过我为什么会选择做老师。我回答的是我除了教书好像什么都不会了,这也是我真实的内心想法。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从未想过我不做老师之后还能做什么。
刚毕业的那段时间也有很多经商的同学希望我过去帮他,但是我也对他们说,我离开了教室好像就没有价值了,我的价值只有在学校在教室才能发挥出来。这也是我做教师的初衷,如果真要说这种职业的认同的话,那边要从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说起了。至从学了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后,我就有了做教师的想法,因为他说一个人要是思想出了问题是无药可医的。而能医治思想的职业就只有教师了。于是抱着这种心态我选择了师范,也正是如此我也一直在坚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而最先认识到师生平等的理念应该是蔡元培校长了,我看了很多关于他的书籍和资料。如果真要是说要有一个人让我崇拜的话,蔡元培校长应该是第一个。
毕业后我就接触到了魏书生老师和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则更加坚定了我对教育之路的热衷,我没有多大的宏愿。我只希望像李镇西老师一样做一个平凡中的教书匠。我带的每一个班级的第一天我都会把李镇西老师给他学生的一句话转赠给我的学生:“做一个让你身边因自己而感到幸福的人”我也一直在追寻李老师的脚步。
最后张老师在课中说到黄克剑老师,其实对于黄克剑老师我也不陌生,因为在张老师的《教育的勇气》一书中多次谈到黄克剑老师对他的影响,这就是张老师所说的远方有导师吧。通过一个上午的课程引起了我对教育的种种情怀,也让我与之产生了共鸣,期待后面更多老师的精彩课程。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加油、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