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社会最小的组合单位。一个人学习情商或者人际交往的能力是看着爸爸妈妈。比如过年前,我们夫妻在核算送两边亲戚长辈的礼物,好多。宝贝过来看一眼说:好多呀。我们告诉孩子,这就是孝顺,礼尚往来。
结果,春节宝贝自己拿出主动自己的压岁钱,说要包红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前提是,我们把压岁钱交给孩子处理。)
所以,家是第一站,父母的身教甚于言行。其次孩子来到学校,这是正式步入社会前的跳板,如何在集体自处或与同学,老师相处,来自父母的第一堂课的教育,然后到了学校来磨砺与锻炼。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层面的呈现:
1.语言欺霸
2.自我中心
3.人云亦云
4.不敢表达
5.积极进取
6.以班级为荣,为已任
。。。
无论何种呈现,都是正常的,这是万千家庭教育形态在此刻的冲撞与融合,也是孩子历练时机。
此学期虽不在班主任位置,还是习惯性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沟通交往状况。
这个年龄,是逐渐自我意识萌芽的时期,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展现自我,同时自尊心水平也在生长,害怕被嘲笑,也会慎重选择自己的表现行为。
这学期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画面是:
1.情景一:班干部收电话手表,有同学交的“不愉快”,班干部无法收及时。这是一种沟通惯性与方式。
2.情景二:“我不舒服”:ABC:A同学摇动后面的桌子,后面的同学B说了,或许A不改,或许A听不见。然后A请C踢B一脚。接着B 忍着,回骂。
然后三方开交。
这样的一个现象,在于如何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遇到别人不配合,我怎么正确做,我的影响力如何发挥?
3.如何与老师表达
学生倘若触犯纪律,被老师批评,自尊水平上来,看似表面不敢言语,会从肢体,眼神表现出来。然后背地里会写骂老师的言语,或者主动在心里跟老师疏远与对抗。往往这类学生在家里跟长辈沟通交流会比较被压抑容易冲撞,或者家里以宠其为中心。这样的现象发生伤害了师生,最大的是伤害孩子的成长,他不知道表达,同时我们也会听到老师们的心声:现在孩子教不起[捂脸]伤心。
我想起从教前第一年到初中实习上岗执教,热情四射,自己当起班主任,还主动下村家访。有个上课带扑克牌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初一生,一听到实习老师要家访说:别去我家,我放狗咬你。
那时的我年少,只听前辈说,这孩子家长没空管教,跟那孩子交流,觉得爸爸妈妈赚钱是为了他们自己。此刻想来,这是一个缺爱的孩子,担心家访会危害他的一些利益。彼时,他的心应该是害怕的。
所以家访请谨慎,跟学生,家长沟通好家访目的是有必要的。家访是一项促进三方沟通的工作。(小时候的我,成绩优异,只觉得被家访只是一种兴奋与荣耀)
所以,学会沟通技能,是在出家门前,父母需要给到的一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