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看得是即將的可能
回頭,品得是留下的味道
我期待我生命裡擁有這兩種視野,看走過的青綠和將紅的初秋
~2016/10/13 上午十點,於成都金陵青旅二樓露台
「阿德,給我半小時的時間,我看看書寫寫東西。」
「沒關係,你要一小時也可以,我就先去『種芋頭』(閩南語上大號之意)。」阿德笑著說。
早餐後,在青旅的公共空間裡,我打開從台灣帶來的「蔣勳,身體記憶52講」,讀不到十行,心裡就很有感覺了。蔣勳寫道:
女性在婚姻之前的美比較類似花,她有一種誘惑性;可是結婚之後,她其實像果實,因為果實裡面都有一個核,當一棵樹上結滿了果實,那種美非常圓滿,它已經在身體裡孕育出下一代的生命,所以非常安靜….我們看到花的騷動、果實的安靜,還有葉落之前最後的燦爛,可見生命在不同的階段,都可以有被欣賞的狀態。
當我在讀到這一段時想起了太太,蔣勳說出了我還未能言語的一種真實感受。太太的身心和二十歲的時候當然不一樣,但這樣的變化裡,她好看的地方真的是不一樣的。我一直覺得婚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是一直改變的,兩個一直不斷改變的人,還要能一直相愛實在很挑戰。但若從蔣勳的說法來看,兩個會一直改變的人,其實才是能讓喜愛存在在這麼久的原因:因為我們若可以隨著時間不斷展現不同的美,這種藏在變化之中的美就不會讓人膩,而我們的功課,是要有更大且日漸成熟的視野,看得見並真心欣賞伴侶生命變化的美麗。
我想,能夠這樣看是生命已走過了一段路程,回頭觀看這其中的變化,才能有的看見。這是一種大視野,是得學會回頭觀覽才能有的收割。
書寫到這裡我問著自己:
想著太太這一路走來,如果她的美麗是不斷在變化的,那在不同的生命季節我看見她的什麼?
二十歲初識的她,和從加拿大回來剛嫁給我的她,美麗有什麼不同?
三十出頭,正育養孩子的她,有什麼是被我忽略的好看?
現在孩子慢慢大了,快到五十歲的她,正在好看的,又是什麼樣子呢?
而若我們也能這樣看著自己,那一路走過來,我們曾經與正在好看的,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