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词:臆断
个人感悟:回想过去,自己有许多时候也是对于某件事情的发生产生主观臆断,并且越加入主观想法,就越走不出来,个人的感觉和情绪越来越偏激,最后都要弄的鱼死网破了。那想一下下,我会这么去想的原因是:自己对事情太关注了,太执着,同也有着那么一份自以为是和自私。这些都是关于我个人性格和想法上的问题,但是当一件事情再一次发生的时候,我该怎么去改变那过于臆断,以至于自己在对话中又去到了只顾自己的位置,就比如说:曾经我对某件事情比较看好,很想去尝试和实践,但是做那个也需要一点钱,于是我便和亲人们沟通,我一说他们就说:哪有这么要钱的,这个就是骗子,而我坚信这个就是正规的…就这样焦灼着,我就觉得他们什么都不信,都怕去做,怕被骗,怎么怎么的,对话就又沟通转变为指责和劝告了…一次难受的体验。想想这样一种由武断到理想的过程也是需要成长和磨练的,就像很多人长这么大,只长个,不长心,对一些事始终固执的认为。
2、陈述观点
个人感悟:一般在和人交流之时,我好像也是先陈述实事,提成自己想法王,问问他人想法。但有时候在陈述自己想法之时,由于不太肯定,不自己,表达起来就比较软弱,给别人的感觉就不太好。同时呢,在鼓励对方说出他们的想法时,不太勇敢,也不太能准确表述,就比如:你怎么想的说一下嘛!没有给到一种安全感让对方自然而然的表露心声,这也是我要去注意和突破的,要真正大大方方的去表达。
3、好句分享:
(1)“我知道大家不愿谈这件事,但我的确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我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有不同看法,能不能互相交流一下呢?这个决定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
(2)有时候,我们鼓励对方说出内心想法时,表达方式听起来更像是一种威胁而不是真诚的邀请。例如:“这是我的看法,大家没人反对吧?
(3)一旦相信自己的看法或理由正确无误,我们的情绪便会悄然作祟,想当然地认为应当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当情绪取代理智时,我们的思想就无法正常运转,导致观点无法继续自由交流。与此相反,我们的强硬想法会像消防龙头一样喷涌而出,不给对方任何反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