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放假,就听到几个熟人说,好羡慕啊!又可以休假两个月了。除了苦涩的一笑,我不想多说一个字,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每年能坐享寒、暑两个假期,这是很多人羡慕教师这份职业的重要原因。
因此,每每听到这类声音,我很想问她们一句:你们是否愿意承担教师日常的高压、琐碎和责任?
有一种忙碌叫全天,有一种辛苦叫“班主任”。寒暑假的休止符,填不满日常的五线谱!
有人挖苦:就那么几节课,多清闲,矫情!来看看我们吧!上班就像做长工……
得!别说了!清闲?好像你去调查过似的,教师的工作难道只是课堂上的几个小时?
得备课批改作业吧!差生辅导、家校沟通重要吧!还不提各种培训学习,考试前的如山试卷……延续到下班后是常态,日均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更是屡见不鲜。 更重要的还没讲,管理班级、关注学生心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需要持续的情绪劳动,这种精神压力是许多职业难以比拟的。
有人说,他们老师“钱多事少假期长”,可现实真相到底如何?一地鸡毛不夸张。
“优秀的学生是相似的,叛逆的学生各有各的叛逆”。
朋友文竹是初三班主任,她说单单和那些叛逆的学生斗智斗勇你就得挖空心思,更不用提其他鸡毛蒜皮的小事。
同事文秀大倒苦水,她班上两个学生因为座位问题大打出手,其中一位家长给她打电话让其给自己的孩子调座位,期间声色俱厉,威胁利诱,整整三小时啊不挂电话,直至晚饭凉透,丈夫气得摔了筷子,幼小的孩子“嗷嗷”大哭要妈妈抱抱,家婆抱怨说这日子没法过了……
我们更不想提多数地区教师工资水平仅能维持温饱,尤其是年轻教师。林校长说,寒暑假的“带薪”本质是年薪均摊制,而非额外福利。
一位教育界名人再三强调:“教育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一曲需要家校合奏的交响乐。若家长只当指挥家,教师便成了疲于奔命的乐手。”
这些年不少教师纷纷逃离,原因何在?紧紧盯住教师寒暑假的人想过吗???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于4月由教育部正式印发,并于同年秋季学期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课标。之后,许多教师要利用寒暑假到外地参加新课标培训学习,结束后她们得回家整理资料,为新学期做准备。不少地区还会安排部分老师假期给差生补课、学生家访等工作,我目前正在进行中。
因为教育政策频繁更新,对自己要求更高的教师们还要利用假期充电。没有硕士、博士文凭的老师们更是拼了命地报课,否则她们怎么适应教学改革的诸多要求?
还有一点,工厂企业可以通过绩效直接获得高收入高回报,而教师的工作价值体现在传授文化知识,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育人成果难以量化。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它关乎着个体的成长与觉醒,也连接着文明的延续与社会的进步。一位教育家大声疾呼:我们现在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合理的待遇和减负措施, 让教师们尽职尽责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引领学生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