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后第一天上班有些不适应。相信你们也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呵呵!
早上一到学校,我就回想:三天前我做了哪些复习工作?今天要继续复习什么?我快速地把上周复习内容在脑中理了一遍,然后,明确了本周的复习目标和今天的复习任务。
上午第一节就是数学课。
我走进教室看到学生都拿着数学书,或看,或读,或背,很是欣慰,我笑着对学生说:“上周,我们已经进入了复习,现在以提问的方式来回顾一下上周复习的内容。”
我这次提问不再拘泥于课本上的概念和公式,而是偏重于知识的应用,如:求没有底面的长方体表面积怎么求;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玻璃缸所用玻璃的多少怎样求……数学课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还要学如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继续复习。
复习内容是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单位换算。复习方法是让学生根据复习提纲先独立复习,再组内交流,最后在我的引导下集体交流。
在复习概念性知识时,我不仅让学生要表述概念,还要能举例说明,比如:复习体积单位时,我会追问,1立方厘米,课本上是如何定义的,生活中,什么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用文字表征与实物表征相结合方法,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单位换算,因种类多、题型多,在换算时,学生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出错。所以,在复习单位换算时,我特意通过实际例子,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如: 700dm³= m³向学生明确换算步骤,是大单位变小单位,还是小单位变大单位;大单位变小单位,单位变小了数量就要变大,要乘进率;小单位变大单位,单位变大了,数量就要变小,要除以进率。
以上复习,用时 20分钟,还剩20分钟做“小册子”8,9,10页习题。
10分钟后就有学生做完,用之前的方法批改。从批改情况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较好。问题最多的还是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一个牙膏盒的体积是120___,很多学生都填立方分米。针对这类对体积单位空间感知不准的学生,在订错时要求再次说明单位概念。
上午第四节也是数学课,时长30分钟。
按照习惯,以提问的形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把上节课习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简单进行评讲。
接着,复习容积和容积单位,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通过独立复习,集中交流掌握:容积概念、计量容积要用的单位、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做“小册子”上第11页的习题。
批改发现:单名数转化为复名数与单名数连续转化为单名数出错率还是很高。评讲时再次区分两者的不同:单名数转化为复名数,式子中只有一个“= ”,“=”左边要与“=”右边相等;单名数连续转化为复名数有两个“=”。每个“=”左右两边的量都必须相等。
特别指出:“小册子“上的题真好!在独立复习和集体交流过程中,是以看、说为主要复习方式,我总感觉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而"小册子”上的习题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做题时,要运用复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就必须对知识进行再次的辨析、加工。
这节课,复习效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