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说:
抱歉我没写信
人生艰难,人咬紧牙关的时候,很难开口说话
吴军老师在得到的新课《吴军来信·世界文明史》的开篇词中说:到今天,我觉得这个时机终于成熟了,我将以上下几万年、纵横数万里的文明成果为材料,为你做一次世界文明史的稍安推演。
吴军老师说:通信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打破时空的距离,总中亚到罗马,从古埃及到新大陆,像老朋友一样见字如面的畅谈。
小的时候,查信箱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跨区域的活动,然后我有了一位笔友,我们从三年级写信写道6年级毕业。
她的字很是那种幼圆体,连标点符号都圆润可爱。她特别喜欢用各种卡通款的信纸和信封。那个时候,学校门口的文具店,总是这类文创卖的空前绝后。我们只要收到信就回对方,所以几乎是每两周一次的频率。
再后来,因为升学的压力,或者说她搬了家,我也换了学校,我们之间的书信变少了很多。我们真正失去联系是在小学毕业以后吧。
我们都有了新的同学和新的朋友,那些写信和收信的日子,便成了回忆。
但至今我都还保留着那些我们当时往来的信件,有时候我就会回头再去翻一翻。
我非常怀念我们曾经有信收有期待有幸收的日子。
再后来,我们连这种像笔友一样的交流也没用了。我们可能在课堂上有了一些小纸条,或者说我们连情书这样的东西都不曾再有了。
我记得当我工作的第一年,我的一些伙伴去到远方,我还会想让他们寄明信片给我。后来我记得16年我去青岛玩,在我喜欢的教堂和海边,我和我们的朋友们说,hey,有兴趣收明信片吗?留地址吧,我给你们寄。后来我记得我买了明信片之后,是在老城的一条书吧默默的写完那些明信片,然后再寄出。
我也记得后来我收到的朋友还给我拍了他收到的明信片,我或许感受到了他当时的喜悦。
如今,邮件往来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你再也不曾看到情真意切的言语。邮件里是无尽的方案、无尽的复盘、无尽的工作安排、无尽的工作部署以及无尽的会议邀约。
上一周,我看到我们的邮箱里发出的讣告,其实我是泪目的,不仅类目于这件事情,也类目于那些字里行间的情真意切。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现在收到一封手写着这样的文字,那该是多么大的期待和惊喜啊。
到了如今的时代,能够收到对方的一封来信,能够收到对方手写的只言片语,变得是一件非常非常难得的事情。
难得,所以珍贵。
我曾经想过,这个时代,我可不可以有曾经那样一位笔友,说一说我们的日常,聊一聊我们的想法,然后再去看一看发生的事情。然后没有那么多交际,或者说没有那么多应酬,也没有那么多敷衍,就是聊一聊彼此。
我想,在我手写书信的那个过程中,我一定是怀着最大的诚意。我一定是把我所有的情谊融在那些文字里,期待对方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真的是见字如面,展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