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还是想写一写他的故事。
在我对死亡感到恐惧日思夜想仍无解的十岁,是他云淡风轻的态度,给了我继续快乐活下去的曙光。
“人都会死,死没什么可怕的,反正到时候我什么都不知道了。”
虽然只是谁都会说的道理,但当年在那样的情境下,从二十岁的他微笑的口唇中出来,就变成了我的解药。
那时候的他,是快乐的。他的家境在村里算不错的,他的父亲有手艺,是铁匠,也会养蜜蜂,双份职业加持下,有一份还不错的家产。
他长得也不错,笑起来尤其好看,那个时候,他应该很招同龄的女孩子喜欢吧!
他是家中的长子,家里还有两个弟弟,那时候他对我很好,他的乐观,他的幽默,他的温柔,为我的人生拨开了阴霾。
那时候他喜欢听任贤齐的歌,喜欢穿喇叭牛仔裤,90年代流行的元素,他都追逐。
过了几年,他带回来了一个女孩,那女孩比他小5岁。彼时的江西农村,彩礼还没有那么夸张,而像他这种把外地女孩带来的,更是连彩礼都不需要。
十八岁的女孩,瘦瘦的,身高一米六出头,皮肤白白的,长得挺好看,气质更是不俗,很有明星相,是福建人。
没多久,女孩就怀孕了。那时候他们都在福建打工,职业是裁缝,经常要加班加点工作。女孩怀孕后就留在农村老家,过着水土不服和婆婆语言不通的日子。
有一天,她跟着婆婆闲逛到了我家,看我在写作业,就问我拿了纸和笔,开始写写画画。
她走后,我看到她画了一个人像,而且画得很好。不过我没得及问她,是自学的还是以前跟别人学过。
一个说着普通话的气质女孩,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经历了什么,我甚至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但在十九岁的那一年,她成为了妈妈。
后来我们也曾有过短暂的几次接触,他对她真的很好。在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农村,那些和丈夫一起在外面打工的女性,除了白天的工作,还要负责给丈夫洗衣做饭。
但他不一样,他会烧饭,会洗衣服,会像呵护小女孩一样呵护她。当时一同打工的那么多人,她的生活状态,是很多人羡慕的。
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女儿,他和她,儿女双全,生活算是圆圆满满了。
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我当初初见她时的那种模样。
不过他却发生了一些变化,不是外貌上的。而是交通的便利,讯息的发达,科技的进步,让农村也重新大洗牌了。那些凭借着手中的技术赚得家产的老一辈人已经被时代抛弃,而新一代人里面有很多脑子活络的,搭上了各种各样的快车,实现了发家致富。
是的,很多年过去了,他变得越来越平凡,越来越穷。或者说,他赚的钱没有变多,而别人赚得越来越多,相比较之下,他就穷了。
再次听到他和她的消息,是在三四年前。那时候,她已经有好几年没回他的老家了。她的身世也渐渐明朗,父母离异,父亲有点钱所以背叛了婚姻,母亲不同意她远嫁,她非要远嫁。
或许是曾经的年少轻狂败给了现实,她渐渐动摇,慢慢和母亲缓和关系,也接受了母亲的财产,前提是要把她的女儿的户口迁过去,并且把她女儿留在福建并跟着她和她母亲姓。
也许在她低头的那一刻,结局就已经注定。在她儿子上高二的那一年,她提出离婚,他不同意,相互僵持了一年多,最后还是离婚收场。
再然后,很少听到她的事情,也许在他整个大家庭里,她是禁忌,是所有人不愿意提及的。
只有她儿子会偶尔联系她,知道她再婚,嫁给了自己的初恋,在四十岁的年纪为初恋又生了一个孩子。
她告诉儿子:以后不要联系我,我没有钱给你,我自己的生活也不宽裕。
其实儿子联系她只是出于关心,完全没有伸手向她要钱的意思,可是她的话终究还是伤了儿子的心。
在她儿子都可以结婚生子的年纪,她给她儿子添了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而他,已经四十六岁了,没什么钱,有一个还需要自己养的大学尚未毕业的儿子。他还在从事着二十多年前的工作,只是活干得越来越慢,钱赚得越来越少。
在农村,这样的条件想要再找一个,是很难的。其实他的外貌变化不算大,看着不像四十六岁的人。
去年见过一次他,他望着我微微一笑,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他。那时候的他,就是用这种微笑治愈了我。
可是不管是过去的我还是现在的我,都没什么能帮到他的。
我不知道他和她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因为他没钱,所以她离开?还是因为她不再仰视他,所以她离开他?
只是听说,她的初恋也没啥钱,不过尔尔。她却愿意为这个人生子,为这个人洗衣做饭,为这个人做她从前很少做的事情。
也许,就唯有真爱可以解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