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晚上,因为天气特别热,吃完饭我就忙着找薄被子换床单。让上二年级的老二自己去写作业。过了一会,他爸爸过去一看,发现孩子并没有在写作业,而是在作业本下面偷偷看手机。孩子一听见动静,马上把本子放了下来,装成写作业的样子。他爸爸把手机给拿出来,一看他正在看的是小视频。
听到孩子爸爸吵他的声音,我赶紧走了过来。看他理直气壮、毫不理亏的样子,我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我就把他狠狠的揍了一顿。边揍边威胁他,如果以后再玩手机就用刀把他的手给剁掉。
简单粗暴的批评与狂揍之后,还需要沟通。因为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处理,孩子根本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任何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源上去解决,只是简单粗暴的处理了,那这个问题会永远才存在,永远都不会得到解决。只有从根源上找到问题所在,让孩子内心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有内驱力,孩子才会有改变。
于是我就和孩子交流,我告诉他手机是一种工具,我们用它来学习,用它来阅读,还可以用它来打电话、发信息,手机只是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快捷的一种工具,它不是我们的玩具,我们更不能沉迷于手机游戏或小视频之中。孩子听我说这里的时候,马上反驳我:“为什么你就能看了?”“我什么时候看的?我看的不都是和学习有关的吗?我不就是用它来学习的吗?”“那一次我都看到了,你就是用它来看视频了。”“那我以后也不看了,以后我们谁也不看,互相监督。”孩子答应了。
孩子的反问让我陷入了沉思,我并不是个沉迷于手机的人,同事都说我从来不刷抖音,不刷小视频,甚至我的手机上就没有抖音APP,虽然我有账号,那也是为了给孩子录口才作业才下载在孩子用的手机上的。原来下班回到家,我就看我的书,或者听我买的网课,孩子就自主阅读、写作业。说实话,最近这段时间确实有些松懈,下载了今日头条APP之后,没事就会翻一翻,可是拿起手机来一翻,时间就长了。有的时候还在百度上,刷一些搞笑的视频,或者读一些无用的文字。我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孩子才说我的手机也不是用来学习的。
当我以身作则,自己能够起到榜样引领作用的时候,我在教育孩子时是有底气的。可是当自己没有做好的时候,孩子的反驳让我哑口无言。由此,我又想到了老大的学习,老大前一段时间也不在状态,老师的评价就是松懈了,是不是与我本身没有做好,而他爸爸每天晚上都在带着耳机看手机有关系呢?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专家们都讲过,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不要只看现象表面。从他偷玩手机,再到对我的反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没有以身作则,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在他写作业的时候,如果我能陪伴在他的身边,安静的看书或者安静的听我的课,我想他的注意力应该会集中一点吧!
反思孩子最近出现的问题,根源还是在我们家长身上,我们没有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而且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因此,孩子就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会学着大人的样子,看大人在干什么,他们就会有有样学样。由此看来,在教育孩子时,家长的以身作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多读书,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我们就先自己捧起书本吧。陪伴以及以身作则的引领,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多关注并正确引导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自制力会差一些,该教育的时候,我们家长一定不能失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在家庭中做的一些事情,孩子难免会有样学样,家长的一些行为、观念、习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会带着孩子阅读,但到孩子渐渐长大了,好多家长都开始撒手不管了,而孩子们看见父母闲暇时并不看书了,再加上他们并不是十分喜欢阅读,于是慢慢的也就减少了阅读量。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确实是非常难的。我们如何在自己看手机玩游戏的时候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呢?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