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17讲|温庭筠

中晚唐以来,诗歌有这么一种流行的风气,按照西方符号学,就是不提供给你认知的解释,而提供的是感官的形象。
按照西方的符号学的说法,一个语言的符号一般是带给我们一个理性的认知的意义的。有时带给我们的虽不是理性认知的意义,而是一种感官的印象,但也可以指向一个认知的意义。至于如何判断,作者认为有几种情形要注意:一是要适合当时的时代文化的背景才能够成立。

温庭筠的词确实可以给我们一种联想,也就是西方的阐释学所说的衍生义。而读者可以由这种联想,把种种的意思加到诗歌里面去。

温庭筠的词都是用感官的形象,他不是用的我们一般普遍认知的意思,所以那是具有他独创的性质的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中的“小山”与“画娥眉”,并没用一般的普通认知的意思,作者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感官的形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葉先生说到温庭筠到时候,暂时先不介绍温庭筠到思想和生平,直接看他的一首词——《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
    净湖v阅读 3,738评论 0 0
  • 一、欣赏小词的方式 一个艺术的作品都要透过一个读者,一个观赏者,才能够给他以一个美学的价值。词更是如此。但...
    亲亲氧气阅读 4,162评论 0 3
  • 温庭筠 《旧唐书》“恃才诡激”,《新唐书》“薄于行,无检幅” 词突破中国传统载道言志的观念,摆脱伦理道德束缚。 误...
    伍槿荣阅读 3,218评论 0 0
  • 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唐宋词十七讲》是叶嘉莹多年来辗转各地讲课时的录音整理。“一般来说,我...
    舞蝶儿阅读 9,502评论 0 5
  • 叶嘉莹先生例举了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水精帘里颇黎枕”两首代表词作,展现了温飞卿的个人风格特色,一、他所使用的...
    小许灵儿阅读 1,774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