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老师都是爱学生的。可是,光有爱心,不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里;要了解事物的本质,需要科学,比如心理学。
一个人的个性,他的心理特点,他的本性,都不是“爱”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
爱能解决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正像科学能解决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一样。
大多数老师都会去批评教育,但是很少有老师去研究,甚至没有人提出最普通又重要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他心里在想什么?”
是老师们没有研究的工夫和精力吗?不是。是没有研究的习惯。老师们更习惯于“教育”孩子。而所谓的“教育”者,批评也。
然而批评并不是一种研究方式。您见过一个“批评”天气的气象学家吗。
批评最多是一种带情绪的管理方式。
当你不知道某种事物的真相的时候,批评它,只能进一步掩盖它的真相,而不会使它的真相显现出来。
换句话说,批评一个事物,并没有使你对这个事物加深什么认识,批评半天,你也没学到点什么。
于是你就明白为什么许多老师越批评学生越不管事,越不管事越批评,直到气晕了——他们压根就没搞清这孩子怎么回事!
“蒙在鼓里的教育着”
于是你就明白许多教师的素质为什么长期得不到提高了。
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
经验告诉我们,人有研究心态,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地质学家不会对化石喊:“你怎么可以出现在这个地方?”当你把对方当作研究对象的时候,你就不会幻想对方适应你的要求,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只要学生认错服软,答应今后不给老师惹麻烦,教师就认为成功了。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目的是方便今后的管理,而不是学生真实的成长,或者也可以说,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服从教师的管理,就是成长了,我们把这叫做教师中心。(处理学生做到以学生为本,以真问题的研究为主线的时候,才谈得上素质教育。)
医生治病是这样的思路。当你向医生叙述自己的病情的时候,医生实际上是一边听一边在心中做出假设。他心中可能有好几种假设,然后他通过检查、验血、验尿等方式验证了自己的假设。一旦发现检查结果与自己的假设比较符合,他就开始开药方了。所以,遇到问题能不能提出几种“假说”,这是检验一个教师是否是科研型教师的重要标准。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是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的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管家曾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林园,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林园依然不断遭到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迪梅普莱让管家做了一些大牌子立在路口,上面醒目地写着:“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
从此,再也没有像管家那样,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替自己说话,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立足于那些游客的处境替他们着想,其效果的取得是情理之中的事。
教育也是这样!当我们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时,教育就会充满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