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伊琍的节⽬⾥,我听到了⼀个在采访优秀⼥性时经常会问到的“传统”问题:你是怎样平衡事业和家庭的?⻢伊琍是这样回答的:“我绝对不相信⾃⼰能平衡⼯作和家庭,那些养了很多孩⼦,身材特别好,保养的很光鲜亮丽的妈妈,我觉得她们肯定有很多的帮⼿。所谓的平衡,就是有⼈要做出牺牲。⽐如谈⼯作,就要牺牲陪伴孩⼦的时间,牺牲家⼈的时间来填补⺟亲缺失的部分;相反,为了养育孩⼦,就要让⼯作做出妥协,让⾃⼰的⼯作伙伴给予理解和⽀持。
能够平衡好家庭和事业被认为是优秀⼥性的特质,但是⻢伊琍⼀语道破这种标签的残酷。哪有什么平衡啊?⼥性能够取得的成就,需要的是⽀持和理解。当我还在公司做销售的时候,孩⼦⽣病请假,总让我感到棘⼿。因为孩⼦⽣病的时候需要妈妈,⽽妈妈还有不得不按时完成的⼯作,不能指望公司理解你的难处,因为公司雇佣你是给了⼯资的,如果频繁的请假就会影响公司的业务,同事也会因为你的事情⽽徒增⼯作量。⽽孩⼦⽣病请假也只是家庭中的⼀件事情⽽已。这些年来,我依靠的还是来⾃双⽅⽗⺟的帮忙,我和⽼公都是独⽣⼦,⽽且双⽅⽗⺟身体健康有退休⾦,才能这样抛家舍业奋不顾身的照顾我们这些年。孩⼦的接送、假期都可以让⽗⺟帮忙。这种平衡就是来⾃于⽗⺟的牺牲,但是即便如此,依旧逃不出鸡⻜狗跳的⽣活,有时候觉得这种平衡需要各⽅⾯的配合精准,⼀旦有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是⼀场灾难。
那我们不去平衡事业和家庭,⼲脆做个全职好不好?我有个很好的朋友,在北京⽣活。因为家⾥双⽅⽗⺟都没办法帮她照顾孩⼦,在她⽼公收⼊还不错的前提下,辞了职,做了⼀名全职主妇。看上去⼀切都很不错,⽣活平静⽽⼜充实,孩⼦也顺顺利利的养⼤。但是疫情以来,她⽼公的⽣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且身体健康也亮起了红灯,没办法再给家⾥提供经济来源了,⽽她由于离开职场多年,没有专业的技能和社会资源,也没办法改善家⾥的经济状况。本来看上去很富裕的家庭⼀下⼦⽣活都捉襟⻅肘了起来。
另⼀个朋友,也是为了孩⼦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辞了那份她认为可有可⽆的⼯作,全⼼全意的照顾孩⼦,不但要每天接送放学,还要为孩⼦准备餐点、辅导孩⼦学习。但是⼏年下来,孩⼦根本就不理解⺟亲的牺牲,反⽽觉得⺟亲事⽆巨细的照顾成了压⼒,觉得⾃⼰的妈妈⽆所事事,除了管他就只知道刷⼿机。在孩⼦的眼⾥,这种牺牲事业照顾家庭的⾏为⼀点也不值得赞赏。
从我身边的故事中,可以发现,⼥⼈放弃职业⽣涯,把精⼒全部放在家庭⾥,⻛险是⾮常⼤的。⼀⽅⾯收⼊没有了来源,⽆法实现⾃⽴。⼀⽅⾯也会受到来⾃家庭其他成员的歧视。最重要的是,脱离了职场,很⼤概率会影响⾃⼰的眼界,⾃⼰的⽣活将不可避免的被限制在家⻓⾥短中,⽽每天那些枯燥的家务也⾜以毁掉⼈的热情和创造⼒。
那做个事业上的⼥强⼈总可以了吧?这种选择也同样需要很⼤牺牲。没有⼈天⽣就是强⼈,只是选择了将⽣命中的重点放在⾃⼰的事业上⽽已。那爱情、婚姻、亲情都要做出让步或者放弃才可以。很多时候,⼥强⼈在处理亲密关系上总是不得其法,并不是她们不想要,⽽是真的没有时间,或者说在衡量利弊得失时太理智反⽽丧失了获得亲密关系的能⼒。
⽆论是选择事业,还是家庭,⼜或者是两者取之平衡。这个社会、主流舆论、或者说是国家都没有给⼥⼈太多的选择的余地。表⾯上看我们在⼯业时代取得了很多的权⼒,同⼯同酬,平等的教育权,婚姻和⽣育⾃由等等。但事实上,我们所做的任何⼀种选择都要背负不合理的代价。外部社会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标准去塑造优秀⼥性的样本,⽽根本不去关注⼥性真正的困境。我想这也是近⼏年,结婚率下降,⽣育率下降的原因。女性在拒绝这种角色。
这些问题⼀⽅⾯是男权社会的传统造成的。⼀⽅⾯是⼥性本身⽣理特征的原因。在家庭⾥,往往还是由⼥性承担更多的育⼉责任和家务劳动。记得我们⼩区⾥经常看到⼀个年轻的爸爸推着⼩⻋带着⼥⼉散步,因为⼩区⾥都是阿姨或者⺟亲在照顾孩⼦,看到这么年轻的⼩伙⼦管孩⼦引起了⼤家的注意,问过才知道⼩伙⼦为了⽼婆的⼯作,主动辞职照顾⼥⼉。这个事情⼀度在⼩区⾥传为美谈。如果是妈妈照顾反⽽变得稀松平常了。但是为什么孩⼦就⼀定要妈妈来照顾呢?难道不是男权社会给⼥性造成的刻板印象吗?⽽⼥性本身还有繁衍⽣育的⽣理特征,这些男性就完全不⽤考虑。⽆论怎样强调男⼥就业平等,很多职业机会就是没办法给予⼥性,因为⼀旦⽣育,就⾄少有⼏个⽉没有办法⼯作。
现在⼥性⾯临的问题和以往任何时代都是不同的。我们不但要继续着传统社会给⼥性的责任,还要竭尽所能的增强现代社会要求的独⽴能⼒,所以我看到遍地都是努⼒拼搏的⼥性,往往现实总是残酷,剩下的只有要强的⼼和⼀地鸡⽑的⽣活。
与其争强好胜去给现实⼀击,还不如想⼀想怎么减少难题,解决难题。单身的姐妹⼀定要找⼀个能够分担⽣活重担的配偶,不要恋爱脑⼀热就奋不顾身的踏进婚姻⽣活。结婚的姐妹要理智的对待⽣育和养育,在时机不成熟时不要去做⺟亲。对待婚姻的不幸不能拖泥带⽔,犹犹豫豫,要尽可能的实现⾃⼰的最⼤利益。⽆论是辞职还是⼯作,要尽量去想到各种后果,不要做⽆畏的牺牲和妥协。
⽆论我们看到社会以怎样的标准去定义⼥性,塑造⼥性,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论是做⺟亲,还是单身,⽆论是全职还是兼职,都要问问⾃⼰这个选择是不是⾃⼰想要的,⾃⼰能承受的,不要去感情化的处理问题,让⾃⼰陷⼊困境。
⼥性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被塑造,但我们依然可以掌握主动权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