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大方鼎,隐藏在这件青铜方鼎背后的是辉煌灿烂的商代文明。
商代经济。商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商王国的强盛及贵族们的收入,因此,商王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关心年岁的丰歉。
卜辞“田”字的形状像“棋盘状耕地”,田中有阡陌沟洫,一纵一横,形成若干方块田,这正是中国古代井田制的特征。常见的耕作方式叫“[插图]田”,大概是众人合力并耕、集体协作的意思。
商代农业生产工具主要使用木、石、蚌等制作,计有镰、锄、铲和耒、耜等。其中,耒是木制的起土农具,前端分叉;耜呈铲状,安在木棒下,可以用石、蚌或金属制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桑蚕丝织业的国家,商代后期蚕丝业又有很大的发展。殷墟等遗址出土了玉蚕,在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发现有绢帛类丝织物遗痕,卜辞中亦有蚕、桑、丝、帛等字,且有商王派人察看蚕事的内容,可见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丝织业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商代制陶业也是商朝主要的手工业部门之一。
在郑州二里岗和藁城台西遗址都出土了原始瓷器——釉陶,经化验分析,已接近一般瓷器,可称之为原始瓷器,把中国发明瓷器的历史至少提前到了三千多年前的早商时代。
商代的政治制度。商朝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它所拥有的辽阔疆域,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商朝的政治制度,上承夏朝,下开西周政治制度的先河,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实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商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集政权、军权、神权于一身,高踞于一般贵族之上。商王自称“予一人”“余一人”,或“我一人”,对臣民握有生杀予夺之大权,并借助宗教迷信的力量,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统治。
商王朝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兵种除步卒外,还有大量车兵,作战时往往以车兵为主力。
商朝已制定了法典,称之为“汤刑”或“汤法”。商朝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监狱,当时把监狱叫作“圜土”,卜辞有“圉”字,字形作戴梏坐牢状。那时候,墨(在脸上刺字)、劓(割鼻)、剕(断足)、宫(男子阉割,妇女幽闭)、大辟(死刑)五刑具备。商纣王时刑罚名目繁多,用刑残酷,仅处死人的刑罚就有七种,诛灭三族的族诛也见于文字记载。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商朝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等级森严的商代社会。商代属于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商王是奴隶主贵族的总头目,对国家拥有行政(对职官的任命权、对臣僚的监察权)、军队、司法等一切大权。
平民在商朝是主要阶级。包括百姓、众、蓄民、百工等,从事社会生产劳动,战时参军入伍。
第三种是奴隶,包括妾、僮、仆、臣以及战俘等,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可以被任意屠杀或充作牺牲。
规模宏大的宫廷建筑。在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洹北商城和湖北盘龙城等商代城址中,都发现有规模宏大的城墙和巍峨壮观的宫殿建筑基址,印证了文献记载并非虚传。
文献上曾经描绘商末贵族的建筑相当华丽。《周礼·考工记·匠人》云:“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商代晚期的建筑,雕梁画栋,颇为豪华壮观。
商代的文字。文字是文明的象征,商代的文字资料,主要有甲骨文、陶文、玉石文和金文。从甲骨文的结构看,传统的所谓“六书”已经具备。“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和转注六种构成文字的原则。
甲骨文是世界上现在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在当时世界是进步的,而且后来发展成为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和使用空间最广的一种文字——汉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甲骨文远不是最早的汉字,甚至也不是商代早期的文字,只不过是商代后期的文字,探索汉字的起源,应该在甲骨文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追溯。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代的宗教。商王朝信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理念,视宗教信仰为治国之头等大事,故而使整个商代社会充满浓郁的宗教气息。
对祖先神的格外敬重,实际上是在向世人暗示,商王的身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对神权的崇拜也表现于青铜器充满神秘气息的纹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