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日益处在上风的位置
石子是大粒的砂。而沙是最小颗的石子,可以说是大石子碎成粗砂之后呈现的最后样本,继承了石子的独立品格,毫无例外,也就延续了抗水性。
这像是一个超大的建筑材料问题,横亘在众多的泥水匠面前。经过长年不间断地实践,我估计可能出于一种十分偶然的机会,他们利用了石灰的碱性和黄泥的弱酸性把沙死死地捆绑在一起,于是有了“三合土”的诞生。
“三合土”的出现,是当代建筑材料上的一次革命运动。它弥补了泥墙的弱点,又强化了墙体的稳固性,既代替了青砖,又节省了购买成本。从此后,农户建房普遍在底层,也就是斜风雨最容易下到的一楼采用了这个建筑技术,最终导致了很多柴窑的倒闭,留剩下来的柴窑大多烧制灰瓦。每每看到大路边像窑洞一样的柴窑,我都会走近看个究竟,独特的拱形窑门结构、“麦杆叠”的范式,无疑增长了前来购买砖瓦的建房者“牢不可破、千古长青”的信心,也添加了为自己也为子孙建设美好家园的勇气。
四、黄泥呼啸而过
混凝土,俗称“水泥”。它走到兰北农村,最早应该是在公共建筑上。而在我稀少得十分可怜的记忆中,就是那颜色黑沉沉的氨水房。作为现代建筑,总吸引少年人的眼球,但大人那种那用手抱着鼻子、全身一刹那发生的痉挛一般的痛苦状,又让我们忍俊不禁了起来。后来,我还有意无意间发现了界桩、公路里程碑、水泥电线杆等各种实质性应用,尤其是那些为早日完成村村通广播、通手摇电话、通电灯的电工化九牛二虎之力,用肩扛圈上麻绳的水泥杆又用轱辘把水泥杆一一竖起来,我顿然觉得让水泥走进民间社会、走进新农房建筑工地的前景已经不远了。
高畈村陈学孝率先建起了二层青砖瓦房,样子如同乡政府办公大楼,上下楼梯设计在外围,二楼前边是砖砌的镂空栏杆加一两米宽的走廊。让全村人艳羡不已。而这其中就有石灰砂浆的身影,也有水泥突出的表现。
混凝土时代的到来,让黄泥彻底失去了原先勇当主角、敢当配角的位置。好在它头脑聪慧、举止得体,继续履行着为民耕种的职责,并愉快地走进一幢幢洋楼的前庭后院,承担起身拥鲜花、怡人养眼的新使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