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有理 叛逆无罪
母狼抚育狼崽是否成功的标志,在于能否让小狼尽早脱离母狼的庇护,独自生存。狼生如此,人生亦如此。为了走向独立、走向成熟,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次次的叛逆和抗争,“告别旧我”同时“重塑新我”。
儿童发展的第一逆反期在3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喜欢和大人作对,你说任何话,他的回答总是“不”。他们希望父母看到“我长大了”,并“很能干”,希望被表扬“你真棒”。他们要求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识,反抗父母的控制,。
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言论、行为动作等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成了打破“旧我”的驱动力。家长要因势利导,通过做家务和做游戏,特别是扮演社会角色的游戏活动,以满足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并体现他们“很能干”的价值感。
青春期是第二逆反期。也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逆反,年龄基本在11—15岁。这期间,孩子主要追求人格的独立、要求社会地位的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的独立、反抗父母和有关的控制。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但也有迁移性,比如老师。反抗的形式和过程也会有两极分化。有外显的,态度强硬,举止粗暴;也有内隐的,将内心的反抗内隐于心,以冷漠相对。
青春期反应比较强烈的孩子背后,常常会有一个唠叨的妈或是一个强制的爸做家庭背景。对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满足少年独立自主、社会平等、人格受尊重,并引导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宣泄情绪、转化势能。
有的孩子因为和家长的契合度高,可能表现的波澜不惊:有的孩子可能关键时引导得合适,表现得有惊无险;最可怕的是,家长依靠外力围追堵截修坝建堤,风平浪静之下暗潮涌动,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这才真的可怕。
咨询中碰到过一个青春期延至的男孩,父母皆高知,用他漂亮干练的妈妈的话讲“从小不让人操心,学习自觉,听话不犟嘴”,如愿考进国内顶尖学府,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在学校“天高皇帝远”沉迷于网络,大三辍学,和家长无法沟通,只会吼“我过够了你们给我安排的生活!”妈妈随后也得抑郁症。
孩子能量大并不是坏事,这样的孩子一旦安全度过逆反期,往往也会拥有能量满满的人生。
奥巴马就是很好的证明,单亲妈妈抚养的他,十几岁时逃学、吸毒、泡妞,是个不折不扣的迷途逆反少年。还有蒙哥马利,年轻时到处寻衅滋事,后来幡然悔悟,考取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终成一代名将。
所以无论孩子是处于哪个逆反阶段的家长,都该为自己的孩子在“应该的时间”发生“应该的事情”而感到高兴。父母只需要顺势利导,充分尊重。
孩子只有通过自己慢慢地积蓄能量,每到一个阶段才会有质的突破,才能有所成长走向成熟,这是一个“破”与“立”的过程。
“告别旧我”和“重塑新我”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