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过后阴沉了几天的天气,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阳光热烈的透过窗子,洒满半个房间,明媚的阳光勾引了我,突然很想出去感受秋日的暖阳,晒晒发霉的心情。
梳洗,换装,背起常用的包,叫了先生一起出门。下了楼才知道阳光其实也不是想要真心的普照大地,一会儿藏在云层背后,一会儿出来露个脸,虚情假意全是套路,全无真心。本想着回家算了,先生却说:既然下楼来了就出去走走,带我去江边看大轮船去。
大轮船,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女子还真是稀罕物,属于听过未见过,先生的话,无疑与我是有诱惑力的。笑着对先生说:“那就嫁鸡随鸡。”
人都是需要别人认可的,先生更是个孩子性格,一听我这样说,瞬间变得自信满满,说:“放心,早都攻略好了,跟着我走就是了。”
两个人一路相跟着去了地铁站,十号线,换乘十二号线直奔滨江绿地而去。江边风很大,人不多,最吸引我的要数一家四口人,一家三口带着孩子的爷爷在江边野餐,一家人和谐自在的气氛很令人羡慕。到底是老了,最期待的生活全是灯火可亲,天伦之乐的画面。
年轻的时候也曾一度执着于向外成长,看重友情,爱情等虚幻的东西,而忽略亲情,忽略自身的成长,老了后却发现终其一生,到底还是要和自己过一生,要和亲人在一起。而今越来越看重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也喜欢上了红尘烟火的日子。
走在江边,看不断行驶而过的一艘艘大货轮,也着实是开了眼界,恍如看戏,以前只在影视剧中见过这样的场景,今天身临其境,果然大不一样。和先生在江边走了一阵后,我们去江边一家面食店吃了午饭后回家,到家后,先生睡觉,我整理衣服,一个柜子一个柜子的收拾,收起每个人的夏装,再将秋装整理出来放在手跟前,方便穿搭。
以前女儿总说,长三角没有秋天,我还不太相信,今年亲身感受了一下,才算是服了这里的天气,几乎是一夜入冬,说入冬是有点夸张,但从盛夏到深秋,无缝转换,却是毫不夸张的。
变天那天睡觉前,我还穿着一套短袖短裤休闲服在家,早起却换下短袖短裤,再换绵绸长袖长裤直至换成厚款家居服,外加羊毛衫外搭,才可以安心居家忙家务,毫不夸张的说完美的错过了浅秋,直接入了深秋,是说的无风的时候,有暖阳的时候,但凡来一阵风助阵,或者是太阳偷个懒,那么要说是冬天到了却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讲真,这几天的天气,太阳其实大多时候都在偷懒,风和雨也一直在助兴。这样的风兼雨势,雨助风兴显然是吓破了浅秋的胆,一溜烟穿过盛夏,躲过深秋,藏到冬日深处去了。
本想着辞了工作,专心陪先生看病,日子应该很无聊,很清闲,那样就可以好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了。谁成想真正辞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寂寥,每天似乎更忙了,一件事接一件事,不得空闲。不知是因为老了,做事手底下变慢了,感觉四个人的日常其实也是一个大工程。看似不得空闲,却还无法做到令大家满意。
每天从早晨六点起床到十点上床,累计十六个小时,从来没有睡过午觉,唯一的偷懒就是日更前后刷刷手机。另外就是看书练字两小时,自己练习瑜伽一小时,十字绣两小时,日更一小时……能够明确算出来的时间,其余的时间都想不来干了什么,无谓乎做饭吃饭,洗菜洗碗,洗衣服收拾房子这样的生活琐事,时间都去哪了,怎么那么不经用?
休假快半年了,没有想象中的闲得无聊,也没有想象的寂寞空虚,孤独是有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日益增加的忙碌。搁以前我是最受不了休假的,一周不上班就会感到无聊空虚,现在这是怎么了,是老了,还是安于躺平了?我无数次自问过这个问题,无数次又否定了这样的问题。我的结论是,一个人无论工作多么辉煌,最终是要回归家庭的。人到中年,是时候回归了,有些东西该放下的,再不舍也得放下,有些人也该疏离起来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在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上面浪费时间,这是我对自己唯一的要求。
如今的我,每天忙忙碌碌的事看似无意义,但却令人很踏实,幸福很简单,亲自做一顿饭,看着家人吃的很可口就足够了。家务是个无止境的事,用了心的人眼里一直都有活,不用心的人,自然找不到事可做。
做家务是一种心情,用了心小事情都是大事,用了心才幸福。居家过日子,过的就是这种有点忙,有点随意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就像偷来的,浪费不经意,虚掷不心疼,看似不经意,实则全是幸福的味道。
浮生偷得半日闲,我想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而我只想静静的看大家大快朵颐的样子;浮生偷得半日闲,我想给家一次彻底的清扫,因为我喜欢看到自己的家窗明几净的样子;浮生偷得半日闲,我只想安静的待在自己的房间看书写字冥想和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