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有着崇高的使命,那就是帮助我们的孩子好好成长。
让我们的孩子有责任感,知道他们应该为什么负责,不必为什么负责,知道如何拒绝别人以及如何接受别人的拒绝,这是父母给予孩子珍贵的礼物。
我们如何向孩子设线与如何养育孩子,对孩子的个性、价值观的发展以及学校的表现,包括以后事业是否成功,都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在孩子幼年就教他们责任感、设限、延后对需要的满足感,孩子成长的岁月就会顺利一些。
责任感:孩子界线发展就是教导他们学习有责任感。当我们教育孩子有关责任的好处与限制时,就是教导他们什么是自主权,这样孩子就可以成长过程中面对与应付人生中的各种事项。
与孩子设立界线,通常称为“管教”,管教在希腊文的意思就是“教导”,包括“正与负”两个方面。管教的正面是反省、预防、指示,即跟对方好好坐下来交流,教育或训练孩子;管教的负面则是纠正、惩戒、后果,负面的管教是让孩子承受自己行为的后果,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还必须区分管教与惩罚,二者是不同的。惩罚是做错事而付出的代价,而管教却不同,管教不是为做错事付代价,而是受因果律的控制。
比如:一位母亲对十岁的孩子说:你再这么粗野无礼,我就不再这么爱你了。这就是惩罚,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只能在两害之中选其一,要么反抗,而失去妈妈的爱;要么外表顺服,从而失去练习设立界线的好机会。
管教型的妈妈会这样处理:我永远不会停止爱你的,但是,如果你再这么粗野无礼,我就三天不准你看你喜欢的动画片。这样,亲子关系没有受到影响,孩子却有机会做出选择或面对后果,他的安全感没有失去,这样才是迈向成熟的方式。
小孩子刚刚出生时,是没有办法独自生存的,需要父母时时的陪伴与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花费在婴儿身上的时间与精力,会变成持久不变的情感,让孩子的世界有安全感,但是父母不可能永远保护儿女,最终孩子成大以后,是需要自己来保护自己的。
孩子从小就必须懂得尊重父母、手足、朋友的界线。他们必须懂得:别人不总是想和他一起玩的,别人不一定总想跟他看一样的电视节目。。。他们必须学习:这世界不是绕着他们打转的,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界线。
尊重别人的界线,这一点很重要。
尊重别人的界线可以帮助我们为自己负责,了解别人并不是随叫随到,我们遇事不要总向外依赖别人,许多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要承担;看到和接收别人的界线,可以帮助孩子去爱别人。
假如你六岁的孩子不小心用球重重的打到你的头,你不把它当一回事,或表现得好象一点都不痛,这会让孩子以为他的行为并没有什么后果,他就不会有责任感,不会对辊人的需要或伤痛有所警觉。
如果你告诉孩子:“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可是,你那个球真的打得我好痛,你以后试着小心一点”。在没有谴责的劝导下,帮助他了解他这样的行为可能会伤到他所爱的人,他的言行举止会是影响别人的。
适合孩子年龄层的界线训练
出生到五个月
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有归属感、安全感,感到受欢迎。在此阶段,设立界限不如给予婴儿稳定感与安全感那么重要。这里唯一真正的界线是母亲的存在,给予孩子无限安全感,妈妈保护婴儿,抚平他内心的紧张,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与陪伴是这个阶段的唯一工作。这个阶段的宝宝会认为,妈妈和我是一个人。
五到十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学习“妈妈和我并不是同一个人”。这个阶段,父母虽然仍是孩子可以依附的安全锚,但为了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界线,需要鼓励孩子尝试分离,允许孩子在父母以外,还能被其他人或事物吸引,让家成为一个安全的新大陆,让孩子可以探险。对“不”这个字,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婴儿还没有能力了解或适当地反应。为了避免孩子陷入危险,把他们抱起来并带他们离开危险的地方。
十到十八个月(1.5岁)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讲话了,也开始走路了,对世界充满着好奇,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有情感和认知能力了,开始了解和响应“不”这个字了。在这个阶段,界线变得更为重要,父母要以喜乐之心接受孩子的“不”,同时协助孩子了解:宇宙并不是以他为中心的。随便在门上乱图乱画、或者在公共场合大感大叫、哭闹,这些行为应该得到父母有方法的及时指正。
十八到三十六个月(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独立自主。你必须能在适当的时候尊重孩子的不,也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不。
下面是一个可行的管教程序:
1. 第一次犯规。告诉孩子不要在床单上乱画。试着用其他方法来满足孩子的需要,比如:给孩子提供白纸或本子,取代涂床单。
2. 第二次犯错。向孩子再一次说“不”,并跟他说明不听话的后果:需要被罚站在墙角一分种。
3. 第三次犯错。执行孩子犯错后的结果,跟他解释为什么,然后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去生气或与分母分开一下。
4. 安慰与重归旧好。拥抱与安慰孩子,帮助他与你重新和好。这步骤帮助孩子辨别:做错事的后果与失去父母的爱是不同的
三岁到五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迈进与性别有关的发展,每个孩子会认同与他(她)性别相同的父母,男孩子要仿效爸爸,而女孩子要跟妈妈一模一样。成熟的父母在这个阶段需要有界线允许儿女发展他们在性别方面的角色,并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划分清楚。
六岁到十一岁
这个阶段,孩子在为即将到来的青春期作最后的冲刺。这是童年时期的最后几年,孩子们借着学校的功课或游戏来学习如何处理事物,并学习结交同性的朋友,孩子需要学习做事情有计划、有始有终,也要学习延后对自己需求的满足感,以及如何调配自己的时间。
十一岁到十八岁
青春期,是孩子成为大人之前最后的阶段。此时“退出父母身份”的程序应该开始了,你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有所转变,你不是控制他而是影响他。要给与他更多的自由,也要增加他的责任。明智的父母会经常问自己:我要怎样帮孩子依靠自己生活?
十几岁的青少年必须尽可能设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作息、价值观、金钱上的界线。如果他们越出自己的界线,就应该承受现实生活中的后果。
当父母的有个很严肃的责任:教导孩子有出自内心的界线感,而且能够尊重别人的界线。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使自己先成长,这样就增加了孩子学习界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