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人生》247 萧伯纳永远的内疚
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受苏联作家协会的邀请,到苏联去度假。有一天,他在莫斯科的街头散步,碰到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他童心萌发,竟和这位小女孩儿玩了起来,并玩了很久。分手的时候,他对小女孩说: “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你今天和萧伯纳一起玩了。”小女孩看了看萧伯纳,她不知道萧伯纳是干什么的,于是很认真地学着萧伯纳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今天你和苏联女孩安妮娜一起玩了。”萧伯纳很吃惊,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高傲,并向小女孩道歉。
回国后,萧伯纳在许多场合提到这件事,他说:“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大的成就,都不能高傲和盛气凌人,而应该永远谦虚。这件事,是我永远的内疚。”
鲁钝生感言:“ 你今天和萧伯纳一起玩了”,从文面上看,这句话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似乎看不出萧伯纳的高傲和盛气凌人,但文面背后有一个隐含判断:“你女儿能和世界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在一起玩儿,是你女儿的荣幸。”
正是小女孩天真无邪的仿语提醒了萧伯纳,使他意识到自己潜意识中的自负和高傲。 不放过自己潜意识中的自负和高傲,是一种慎独,是严于律己的最高境界。 我们说这则小故事,就是想借此说说什么是慎独。
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在没有任何人在场的情况下,仍能凭着高度自觉,从心灵深处小心谨慎地调控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严格按一定道德规范思考和行动,不去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的事情。
慎独语出《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说,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我欺骗。要像憎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爱好美好的容貌一样,让自己不亏心,这就是自我谦逊,因此,君子必须能够谨慎地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慎独是一种向内的自我反思、自我约束,是中国儒学一直倡导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仅是一种自我修养手段,更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凡是勤于慎独的人,都是自律性强,努力追求高尚情操和心胸坦荡的君子。曾国藩就曾告诫他的子孙们说:“慎独则心安。”
萧伯纳是英国人,生长在远离中国的欧洲,但作为世界级文学巨擘,想必对中国儒学一定有所了解,也许深谙慎独之道。萧伯纳的慎独说明,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手段,具有普世意义,它不仅对中国人修为道德有意义,对外国人修为道德也有意义。
萧伯纳主动向小女孩道歉,并事后多次对自己的过失表示内疚,不仅体现了他严于律己的慎独精神,也彰显了他谦虚、平等待人的品格。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严于律己、谦虚、平等待人非常重要,它是被人接纳和自身不断进步的重要道德因素。严于律己会使人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谦虚会让人常常看到自身不足,从而会努力上进;平等待人是尊重别人,从而也会赢得别人尊重。萧伯纳做人的榜样在前。